宫颈癌放化疗后出现肠道问题如何治疗
江医生您好,我于2009年患宫颈癌2B期,当时没有手术做了根治性放化疗之后就一直拉肚子还有肠梗阻2013年11月我做了放射性肠梗阻手术小肠切除50公分现在每天都要便2次大便有血不多有时候鲜红有时候暗红开始的时候是成形的后来就是粘液大便的时候肚子疼肚子也经常胀气排气,偶尔吃点蒙脱石也不管用,想求江医生指导我该怎么治疗?谢谢您了!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清 主任医师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胃肠肛肠外科
-
宫颈癌放化疗后可能会引起肠道损伤,出现腹泻、肠梗阻、便血等症状。治疗需综合考虑,包括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心理调节和适当运动等。 1. 饮食调整: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促进肠道蠕动。 2. 药物治疗:可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调节肠道菌群,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保护肠黏膜,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止泻。但用药需遵医嘱。 3. 定期复查:进行肠镜、血常规等检查,监测肠道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4.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紧张情绪加重症状,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5. 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体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总之,对于宫颈癌放化疗后的肠道问题,需要综合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和调理,同时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025-03-19 04:5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宫颈癌镭疗时,镭置器应充分固定,避免移位,勿向阴道后壁倾倒.外照射时盆腔二照射间距不少于4~6cm.镭疗次数由3~4次转为2次为佳.有采用后装治疗机,设计特制直甩撑开器,可使直肠前壁和阴道容器分离1.5厘米,以减少直肠射线的照射量.有放射性直肠炎表现者应暂停放疗并行其他治疗.
2016-01-18 03:2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林久健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卫生院
一级
外科
-
放射性肠炎治疗难度较大,是目前医学界的难题,在西医学几乎无法治愈的现状下,近年我院专家致力于放射性肠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肠复生饮液”针对放射性肠炎的现代研究机理,发挥中药治病求本优势,促进患者受损免疫机能的修复,调整机体已被破坏的阴阳平衡和气血平衡,采用中医与西医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治疗与调养相结合,使患者摆脱了西医治疗的副作用和不可愈性 放射性肠炎治疗难度较大,是目前医学界的难题,在西医学几乎无法治愈的现状下,近年我院专家致力于放射性肠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肠复生饮液”针对放射性肠炎的现代研究机理,发挥中药治病求本优势,促进患者受损免疫机能的修复,调整机体已被破坏的阴阳平衡和气血平衡,采用中医与西医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治疗与调养相结合,使患者摆脱了西医治疗的副作用和不可愈性.
2016-01-18 02:4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你好!建议你到江西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2016-01-17 18:4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它是一种自愈性疾病.如治疗和护理得当,可缩短其病程,减轻其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其生存质量.中医中药方面有一种叫锡类散配合中药行保留灌肠治疗治疗方法被认为是有效的:中药灌肠方取地榆炭30g,仙鹤草30g,紫草30g,白及20g,石菖蒲15g浓煎至200mL,取其100mL加入锡类散3g行保留灌肠,中药与锡类散充分混匀,温度以35℃左右为宜,肛管选用一次性导尿管,取左侧卧位,臀部垫一小枕,导尿管充分润滑后插入8~10cm,药液10~15min注完.注药结束后交代患者床上缓慢翻身数次,保留药液时间至少1h以上.睡前30min灌肠,每晚1次.这种方法据说治愈率很高,你可以到相关中医院去咨询下.
2016-01-17 16:0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肠炎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本病最常见于宫颈癌、膀胱癌、晚期大肠癌经钴、镭锭放射治疗后,继发率在10%~60%。多数是由于小肠和大肠对放疗感受性增高所致。分别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称为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 根据肠道遭受辐射剂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发病的缓急,一般将放射性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又根据射线来源放置在体内外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外照射放射病和内照射放射病。在早期肠黏膜细胞更新受到抑制,以后小动脉壁肿胀、闭塞,引起肠壁缺血,黏膜糜烂。晚期肠壁引起纤维化,肠腔狭窄或穿孔,腹腔内形成脓肿、瘘道和肠粘连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