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丰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脾胃病科
-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技术,通过高频电流使局部组织产生热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常用于心律失常、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1.原理:利用射频电流产生的热能,使病变组织凝固、坏死,达到消除异常病灶的效果。 2.应用范围:常见于心内科治疗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也用于肿瘤治疗,如肝癌、肺癌等实体瘤的局部消融。 3.操作过程: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如 X 线、CT 或超声,将电极导管插入病变部位,释放射频能量。 4.优势: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 5.风险与并发症:可能有出血、感染、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等,但发生率相对较低。 总之,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治疗手段,但具体应用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由专业医生评估决定。
2025-03-19 14:25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利用电极导管在心腔内某一部位释放射频电流而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的凝固性坏死,从而破坏某些快速心律失常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
2016-01-17 19:44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