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检查结果异常,乙肝及肝脏情况如何
于2006年7月1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查肝功AST值为48U/L(正常值0~45),乙肝六项中HbcAb值为0.26(正常值1.0~4.0),乙肝病毒(HBVDNA)值为1120Copies/ml(阳性参考值B超检查提示:1肝轻度弥漫性回声改变(考虑脂肪肝)、2肝左外叶囊性回声(囊肿10*6mm)。2006年7月18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检查肝功ALT值为44U/L(正常值0~40),乙肝六项中HBsAb值为0.301,HbcAb值为0.16,乙肝肝炎病毒DNA定量值小于1120Copies/ml(阴性参考值小于00Copies/ml,检验方法:PCR-荧光定量),B超检查提示:1脂肪肝、2肝右前叶小囊肿(囊肿6mm)。请各位专家给予明示。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邵铭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肝病)科
-
患者于 2006 年 7 月分别在两家医院进行了肝功能、乙肝六项、乙肝病毒 DNA 定量及 B 超检查,结果显示有肝功能轻度异常、乙肝抗体情况异常及脂肪肝、肝囊肿等问题。 1. 肝功能异常:AST 和 ALT 轻度升高,可能与脂肪肝有关。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酒和使用肝损伤药物。 2. 乙肝抗体异常:HbcAb 低于正常,需结合其他乙肝指标综合判断。 3. 脂肪肝: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可能是诱因。应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 4. 肝囊肿:目前囊肿较小,一般无明显症状,定期复查观察其变化即可。 5. 乙肝病毒 DNA 定量:不同医院结果有差异,必要时复查以明确病毒复制情况。 总体来说,患者目前的情况不算严重,但需要重视,定期复查,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若有不适,及时就医。
2025-03-13 16:37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你这是早期携带者或慢性携带者,有较强的传染性,容易转向慢性感染.所以你应该就解决的配合治疗,特别是抗病毒的工作较重要,可以服用药物,拉米和阿德的效果都不错
2016-01-13 03:0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这是肝部有炎症的表现,建议到医院治疗.
2016-01-13 01:2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你好:你的情况是最正常的。没有乙肝病毒的。并且有乙肝抗体。所以不用担心的。你的右上腹痛不一定就是肝脏的毛病啊。有可能的胆囊或是肾结石的原因。建议做个B超检查就可以明确的。
2016-01-12 23:5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给你谈谈“乙型肝炎”。1)什么是乙肝?简要发病机理是什么?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HBV本身对肝脏无明显损伤,主要通过人体的免疫应答造成肝细胞损伤,HBV感染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如果机体免疫反应正常,可以清除感染的病毒而痊愈;免疫反应不足以清除病毒,病毒可持续存在,成为慢性乙肝。2)乙肝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避免感染乙肝?主要传播途径有三: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性传播。乙肝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一起工作、吃饭等一般不会传播乙肝,完全没必要谈肝色变。避免乙肝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与乙肝患者接触应注意避免皮肤、粘膜的破损。特别提醒: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内镜等消毒不彻底,也可能引起乙肝的传播。3)新生儿免疫是我国乙肝预防的重点在中国,乙肝病毒感染绝大多数始于幼龄期,特别是母婴传播。婴幼儿因缺乏自我保护、皮肤娇嫩易破更容易感染乙肝,同时因免疫功能不完善,更容易转为慢性。据统计,幼龄感染者中90%发展为慢性,而成人感染者中仅5-10%转为慢性,所以抓好新生儿免疫是目前解决乙肝的根本办法。我国政府自2002年12月起,已经把乙型肝炎疫苗纳入新生儿计划免疫,每年用上亿人民币为新生儿免费提供乙型肝炎疫苗。目标是经过两代人的努力(约50年),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由1992年的10%下降至1%以下。乙肝免疫的重点在农村,从卫生部现有资料估计,我国城市乙肝接种率已达90%,农村约40%,还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去做。4)如何预防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女性孕前检查HBV-DNA,最好在DNA阴性时考虑怀孕。HBV-DNA阳性母亲的孩子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越早越好,并程序注射乙肝疫苗,成功率约95%左右,应及时检查是否产生抗体;DNA阴性母亲的孩子可以只注射乙肝疫苗,保险起见也可以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目前对母亲是否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尚有争议,不作常规推荐。父亲为大三阳或小三阳但DNA阳性者,孩子出生时也建议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避免出生后密切接触传播。5)慢性乙肝患者是否可以结婚、生育?绝大多数乙肝患者在肝功能稳定、病毒不复制的情况下可以结婚、生育,对方应该注射乙肝疫苗并产生保护性抗体,女性乙肝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母婴传播。对于症状严重、肝功能明显异常的慢性患者,暂不宜结婚,应积极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结婚。6)乙肝的常规检查及意义?乙肝五项:是诊断乙肝感染的基本依据,HBsAg(+)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提示病毒复制及传染性;抗HBs(+)表示有保护性抗体,对乙肝有免疫力,注射乙肝疫苗及自然感染痊愈后都可产生抗HBs;HBeAg(+)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提示有传染性;抗HBe(+),一般情况下提示乙肝病毒低复制或不复制,少数情况下结合DNA检测明确是否存在病毒变异;抗HBc提示感染过乙肝;抗HBc-IgM(+)提示病毒复制。HBVDNA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有传染性。目前DNA应该采用PCR定量检测,灵敏度高但假阳性率也高,DNA一定要到大型、正规医院检测以避免误差。肝功能:转氨酶尤其是ALT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标志;血清总蛋白分白蛋白和球蛋白,白蛋白下降提示肝细胞损害,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A/G比例倒置。B超:肝脏影像学检查,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腹水、肝癌都有一定的提示和诊断作用。以上结果应该由专业医生综合分析,不要盲目猜测。7)饮食、生活注意事项:饮食方面主要是戒酒、避免辛辣刺激食品,一些如“不能吃鸡肉、羊肉、海鲜”的说法多无科学依据;避免过度劳累,远离化学毒素,慎用药物尤其是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肝功异常、病情活动时要注意休息,饮食清淡、营养均衡。8)慢性乙肝的治疗:目前慢性乙肝的治疗尚是世界性难题,没有特效药可以根治,所以市场上一切宣传“治愈乙肝”、“大小三阳转阴”的药品、疗法都是彻头彻尾的骗子,要注意鉴别,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你的上当会助长欺骗的社会风气。到正规的医院寻求专科医生诊治,制定适合你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起居、乐观的心理状态是治疗的有利因素。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2016-01-12 21:4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