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出强迫症,对孩子过度担心,如何应对?
我最近感觉特别的无奈,都是干一些自己都特别的烦的时,每天送孩子上学,我都要送到教师里,还是不放心,到放学我都必须去看一次,生怕孩子自己出来,经医院检查我有强迫症。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洪军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心理科
-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对于因强迫症而对孩子过度担心的情况,可从心理调节、行为干预、药物治疗、家庭支持和寻求专业帮助等方面来应对。 1.心理调节:学会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以减轻焦虑。 2.行为干预:制定规律的生活计划,设定合理的行为目标,逐步改变过度担心的行为模式。 3.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等,这些药物能调节神经递质,缓解症状,但需遵医嘱使用。 4.家庭支持:家人要给予理解和支持,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5.寻求专业帮助:定期看心理医生,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等专业治疗。 总之,强迫症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患者要有信心和耐心,积极配合治疗,逐步改善症状,恢复正常生活。
2025-03-14 05:4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1、尽量避免精神紧张因素,改善心理状态,强迫性思维的出现或加重发生在一个精神紧张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或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矛盾的心理状态。强迫性思维应该摆脱它,并增加心里矛盾,导致恶性循环,容易产生焦虑或心理的痛苦。当心理有压力时应该将压力缓解,当然这也需要病人家属的照顾,患者有压力时要多注意沟通,避免强迫症发作。2、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工作,学习和休闲上,转移自己的强迫现象,注意他们的强迫思维,如能及时注意其他事情,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转移他们的强迫性思维,也可避免产生心理矛盾和痛苦。
2016-01-13 00:0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所有的强迫症皆因一个共同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有愿未遂而导致的过于强烈的焦虑。强迫思维让人产生痛苦,仪式行为则能减少这种痛苦。如强迫洗手和反复检查的朋友,其痛苦和焦虑在实施了仪式行为之后获得缓解,结果就认为这种仪式行为是缓解焦虑和痛苦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从而使仪式行为得以固着和发展。
2016-01-12 19:1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您好!强迫症的治疗关键是靠自己树立信心,要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知,树立信心。自我心理疗法的原则:认知——接纳——不怕——行动。自我心理疗法的目标:认识越来越清,方向越来越明,信心越来越足,行动越来越多。通过长期的认知领悟和行动(生活实践的磨练),使恐惧感得到化解,使真实我得到成长壮大(性格改变),以达到彻底治愈强迫症,并更新和超越自我之目的。对自己要有信心,祝您早日摆脱烦恼。
2016-01-12 18:4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1、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是强迫症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诸如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责任重大,处境困难,担心意外,家庭不和,性生活不协调,或由于亲人丧亡、突然惊吓,遭受迫害等等都可能诱发强迫症。2、遗传因素:患者近亲中的同病患率高于一般居民。如患者父母中本症的患病率为百分之七。双生子调查结果也支持强迫症与遗传有关。3、命令式:长期接受指令去做某些事务,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习惯。在没有接受命令时也会强迫自己去做某件事情。这也是导致强迫症的原因之一。4、精神因素:据调察显示,百分之三十五的患者患上强迫症前有精神因素。凡能造成长期思想紧张、焦虑不安的社会心理因素或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意外事故均是强迫症的诱发因素。5、性格特征:三分之一强迫症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症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强迫症人格特点。其特征为拘谨、犹豫、节俭、谨慎细心、过分注意细节、好思索、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6、器质性因素:临床上昏睡性脑炎、颞叶挫伤、癫痫的病人可见强迫症状。而外科治疗显示切除尾神经束边缘脑白质对改善强迫症状有效,提示与上述部位的功能有关。此外,个性特征在发病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这类病人往往有做事古板、井井有条、过于严肃等特点。7、生化:有人认为强迫症患者5-HT能神经系统活动减弱导致强迫症产生,用增多5-HT生化递质的药物可治疗强迫症。
2016-01-12 16:4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