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克君 副主任医师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外科
-
脑血栓塞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药、改善脑循环药、神经保护药、他汀类药物等。 1.抗血小板聚集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2.抗凝药:像华法林、利伐沙班等,可防止血液凝固,降低栓塞风险。 3.改善脑循环药:例如丁苯酞软胶囊,能促进侧支循环开放,改善脑缺血区的微循环。 4.神经保护药:依达拉奉能减轻脑缺血引起的神经损伤。 5.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具有调节血脂、稳定斑块的作用。 脑血栓塞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同时注意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
2025-03-13 03:5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主要是降低血浆粘度、降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改善循环。效果还可以。建议治疗方案:1用通血管的药物,如复方丹参或步长脑心通胶囊,二者选一种就行。2营养神经的药物,如尼莫地平。3改善循环的药物,如银杏达莫。4建议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防止血小板聚集。希望能给你帮助,祝早日康复。
2016-01-12 14:3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有,适应症:活血化瘀,芳香开窍,降脂抗凝。用于脑梗塞(脑血栓、脑栓塞、多发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2016-01-12 13:32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脑中风后遗症是指在脑中风发病一年后,如果还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症状,就叫做脑中风后遗症,该时期也叫做脑中风后遗症期,与恢复期相比,恢复速度及程度较慢。脑中风后遗症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困难、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出现以上症状的根本原因在于脑血管内部出现血粘度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小板聚集等血液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血管病变,由两种病变共同作用结果形成的血栓堵塞脑动脉所致,导致脑局部的血流中断和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如果影响到由脑神经控制的运动神经系统,就会出现偏瘫、肢体障碍等相应的后遗症;如果影响到脑神经控制的语言中枢神经,就会导致语言障碍甚至失语等相应神经系统症状。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针对缺血性脑中风)改善脑中风后遗症症状、降低高复发率的有效方法,应在科学饮食和主、被动恢复锻炼的同时,通过可靠的药物治疗,对脑中风诱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液粘度高等基础病变进行有效治疗,防止动脉硬化血栓再次形成;改善脑组织供血供氧量,为脑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内环境,恢复脑神经系统,使由其控制的运动、语言神经系统体征得到改善。从根本上改善脑中风语言不利,肢体障碍等症状,并且有效防止病症复发进展。
2016-01-12 06:1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