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明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
腰以下肢体麻木,肌肉萎缩,大小便不便,小腿以下无知觉,不能下床,尾骨突出,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腰椎间盘突出、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病变、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等。 1. 腰椎间盘突出:髓核突出压迫神经,导致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可通过牵引、按摩、针灸等保守治疗,严重时需手术。 2. 脊髓损伤:多因外伤、炎症等导致,引起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治疗包括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 B12、地塞米松等)、康复训练等。 3. 周围神经病变: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损伤神经。控制血糖是关键,同时使用营养神经药物(如依帕司他、硫辛酸)。 4. 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影响脑部供血,导致神经功能受损。需溶栓、改善循环(如银杏叶提取物)、抗血小板聚集(如阿司匹林)等治疗。 5. 糖尿病并发症:除周围神经病变外,还可能影响血管,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良。要严格控制血糖,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前列地尔)。 出现腰以下肢体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不良姿势。
2025-03-13 01:3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病因主要有: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缩。肌肉营养状况除肌肉组织本身的病理变化外,更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脊髓疾病常导致肌肉营养不良而发生肌肉萎缩。肌萎缩患者由于肌肉萎缩、肌无力而长期卧床,易并发肺炎、褥疮等,加之大多数患者出现延髓麻痹症状,给患者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肌萎缩患者除请医生治疗外,自我调治十分重要。中医以辩证治疗为原则,认为应辨清虚损脏腑,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佐以疏风散寒化湿、清热、理气化瘀通络。扶正以健脾益肾为要,贵在辩证精当,疗程要长,缓缓图功,以时间来换取疗效。早期治疗应以健脾益气为主,中期重在补脾益肾,后期滋养肝肾,养阴益气为要,但治疗效果一般。
2016-01-11 20:5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不良,肌肉体积较正常缩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神经肌肉疾肥大。肌肉营养状况除肌肉组织本身的病理变化外,更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脊髓疾病常导致肌肉营养不良而发生肌肉萎缩。一般可使用补肾养血、活血化瘀的中药配合针灸按摩的方法调理。
2016-01-11 19:5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肌肉萎缩症是一种基因缺损的疾病,是指横纹肌营养不良,肌肉体积较正常缩小,可由于肌纤维变细或消失,是许多神经肌肉疾病的重要症状和体征。建议:该病可由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晚期癌肿等引发,也可因某些神性疾病引起,妇女停经后或长期使用激素也可引起个别人的肌肉萎缩症。脊髓疾病常导致肌肉营养不良而发生肌肉萎缩。
2016-01-11 11:4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