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可立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三级
肝病一科
-
胆结石患者在无法手术的情况下,可通过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疼痛和控制病情,如解痉止痛药、利胆药、抗生素等。但用药需谨慎,且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 解痉止痛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能缓解胆道痉挛引起的疼痛。 2. 利胆药:熊去氧胆酸有助于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改善胆囊功能。 3. 抗生素:若存在感染,可使用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4. 中药:消炎利胆片等中药,对胆结石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 溶石药:依地酸二钠等,可能对部分胆固醇结石有一定溶解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因人而异,且不能替代手术治疗。患者应尽快安排时间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2025-03-11 18:0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你好.胆结石患者有症状或者是有并发证者最好是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年老者和有心脏病的患者.如鹅脱氧胆酸和熊脱氧胆酸.但是只对胆固醇结石有效,而且副作用大服药时间长,停药后易复发,所以我建议您还是做手术.
2016-01-12 01:25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1.建议还是尽快去医院看哦,小心胆囊穿孔,以及其他危害.可以吃消炎利胆片,以及一些中成药排石药(如金钱草类的药物制剂)2.胆结石病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是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又分肝内,肝外)的总称.大多数的人都不会产生胆结石,但假若个体本身饮食不当或胆道发生病菌感染,再加上排泄通路阻塞,则会使得其中过量的成分析出沉淀而形成结石.因此,在日常饮食习惯中,应该避免食用高醣类,高油脂类﹝甚至高胆固醇类﹞食物.此外,个体罹患习惯性便秘使得胆道发生细菌感染,如此容易生成结石.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患者,亦较易得色素性结石.3.胆结石不治疗的后果:A胆绞痛:这种绞痛常常是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严重者出现休克甚至生命危险.B胆囊癌:胆囊癌患者往往都有胆结石,这证明胆囊癌与胆结石是直接的联系.对于胆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年龄超过50岁,特别是女性,应考虑预防性胆囊切除.C各类胆源性炎症:胆源性胰腺炎.一些大的结石嵌顿,压迫胆囊及其邻近器官会形成胆内瘘,如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横结肠瘘,胆囊胆总管瘘等.
2016-01-12 00:1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可以考虑以下药物:优思弗,利胆醇,胆通,胆力克,利胆通,胆灵,脱氢胆酸.优思弗用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者,结石直径小于两厘米者.利胆醇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可以用于胆系疾病引起的恶心,厌油,腹胀,腹痛等症状.胆通是一种新型利胆药,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具有解除胆道口括约肌痉挛,增加胆汁分泌,加强胆囊活动,促进结石排出的作用,对胆总管结石和小的胆囊结石有促进结石排出的作用.胆力克可以溶解结石,对新形成的细小结石有溶解作用,对早期胆固醇性结石及孤立性,混合型结石有效.主要用于单发性或多发性胆固醇结石,并可以用于预防胆结石手术后结石复发.利胆通主要促进胆汁分泌,对抗结石形成.胆灵直接抑制胆道口括约肌收缩,有明显的解痉止痛作用,可以促进胆汁和胰液的分泌.脱氢胆酸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促进作用,可以用于进食脂肪后引起的腹泻,腹痛等症状.
2016-01-11 15:49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患胆囊炎,胆结石的病人,要了解胆囊功能情况,需口服碘番酸或碘阿酚酸片等药物作胆囊造影检查.药物经肝随胆汁排出,进入胆囊,浓缩后,胆囊阴影便可在X线片上显示出来.进食脂肪餐后,若在30~40分钟内缩小为原来的l/3或l/4,则说明胆囊功能正常.在胆囊功能良好的病人,如果仅有1~2颗,大小在2厘米内的结石,可以采用体外震波碎石的方法,使大结石碎成颗粒状,再服鹅去氧胆酸溶解结石,这时,脂肪饮食能使胆囊收缩,将碎石和胆汁一起排入肠道中,随粪便排出.此时吃脂肪饮食,却是治疗的需要.因此,了解胆囊,胆道的解剖和生理,就能正确地理解胆囊炎,胆结石与脂肪饮食的关系了.
2016-01-11 09:3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