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渊炳 副主任医师
云浮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
线粒体病是一种由于线粒体功能障碍而引起的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其症状多样,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治疗方法存在,但效果因病情而异。常见症状有肌肉无力、疲劳、神经系统问题、心脏疾病、视力和听力障碍等。 1. 病因:线粒体病可由线粒体 DNA 突变、核 DNA 突变、环境因素等引起。 2. 症状表现:肌肉无力常导致运动障碍;神经系统问题如癫痫、认知障碍;心脏疾病如心肌病;视力障碍如视网膜病变;听力损失等。 3. 诊断方法:包括基因检测、生化检查、肌肉活检等。 4. 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如辅酶 Q10、艾地苯醌、维生素类等,以改善线粒体功能;支持治疗如营养支持、物理治疗等。 5. 预后情况:病情轻重不同,预后差异较大。轻者症状可控制,重者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线粒体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虽然治疗有一定挑战,但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3-09 21:49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线粒体病是遗传缺损引起线粒体代谢酶缺陷,致使ATP合成障碍、能量来源不足导致的一组异质性病变。线粒体脑肌病的不同类型发病年龄不同。粒体是密切与能量代谢相关的细胞器,根分为线粒体肌病和线粒体脑肌病2种。没有根治性药物,建议服用三磷腺苷(ATP)、辅酶Q10和大量B族维生素等
2016-01-08 14:0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线粒体病是一种遗传缺陷病,主要是体内ATP合成障碍,所需能量来源不足引起的特异性的病变,主要侵犯肌肉和脑部,临床表现为四肢末端肌肉的耐受能力低,神经性耳聋,身材矮小,四肢无力等。此病临床上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针对补充ATP,辅酶Q10和大量B族维生素。
2016-01-08 13:14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你好可能是属于是遗传缺损引起线粒体代谢酶缺陷,致使ATP合成障碍、能量来源不足导致的一组异质性病变。治疗比较难。
2016-01-08 04:0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