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强迫症 20 多年未愈,用何药能根治?
我患强迫症已有20多年了,期间断断续续也曾吃过药,主要以马普替林和帮助睡眠的药为主,病情时轻时重,我患强迫症已有20多年了,期间断断续续也曾吃过药,主要以马普替林和帮助睡眠的药为主,病情时轻时重,从未好过,请问用什么药物才能彻底根治?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强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三级甲等
精神心理科
-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发病与遗传、神经生物学、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治疗强迫症的药物选择需综合考虑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等。常用药物有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等。同时,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也很重要。 1. 遗传因素:强迫症可能与遗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强迫症患者,个体患病风险可能增加。 2. 神经生物学因素: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如 5-羟色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强迫症。 3. 心理因素:性格内向、追求完美、心理压力大等心理特点易诱发强迫症。 4. 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事件、应激等环境因素可能促使强迫症发生。 5.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方面,氟西汀能有效改善强迫症状;舍曲林副作用相对较小;帕罗西汀对强迫症也有较好疗效。但药物使用需遵医嘱,同时可结合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 6.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减轻压力,有助于病情恢复。 总之,强迫症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坚持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2025-03-10 05:14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武威 主治医师
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心理门诊
-
朋友你好!强迫症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有氯丙咪嗪等,有效率为40~60%,如果停药的话容易复发、比较难根治。因此,我建议你采用心理治疗或药物结合心理治疗,它可以帮助我们调整自己的思维-行为模式,在下次遇到同样情况时有足够的能力应对焦虑情绪和强迫症状。目前国际上最受认可的是认知行为治疗,其中最新的是正念行为疗法。对强迫思维,区分想法和事实、知道它的存在、但不跟随它的指令,如我脑子里怀疑自己没把门锁好、OK、仅此而已。对强迫行为,要知道情绪自身的生物规律、到达顶峰后会慢慢消失,因此并不需要强迫行为的帮助来缓解焦虑。正念行为疗法教会我们看清想法、经历情绪、最后心甘情愿地放弃强迫行为、并自由地选择与自己人生大目标在同一方向上的行为。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走出强迫症-找回美丽的日子一书,也可以看看《打破强迫怪圈的关键——停止强迫行为》这篇文章。希望这些信息可以帮到你!
2016-01-08 15:0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你好,强迫症似乎已经造成我们生活困扰了,也影响到睡眠。症状产生的影响越大时,就会逐渐的让生活失去功能,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严重的话还会造成工作与学业上的困难。对强迫症患者来说,会感受脑子有许多想法充斥而且这些想法不受控制,也正因为具有反覆出现与持续的特性,所以往往造成我们明显的焦虑与不安。治疗强迫症的主要方式以药物与心理治疗为主,心理治疗在疗效上比药物更显着,而且复发率也较药物低,因为病程时间较长,所以可以考虑更为有效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方面,国际上首推认知行为疗法,其中最新的是正念行为疗法,正念行为疗法可以让我们分辨想法与事实的不同,在想法出现时,提醒自己不要花力气去对抗、也不要去认同那个想法,让想法自由出现而不多去理会,同时也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帮助我们建立平等心、改善与想法间的关系、增加心理弹性,最後使我们回到正常人的生活去。其次也可以看看战胜强迫症、森田疗法,里面提供了一些自助方法与强迫症的实际案例。另外也可以关注我们每周三晚上免费的YY语音公益讲座,希望有帮助到你,祝好。
2016-01-08 13:4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建议最好采用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药可以起到调理情绪,醒脑开窍、疏肝涤痰、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平衡阴阳的作用。服用中药治疗逐渐减掉西药。中药副作用小、标本兼治。中药没有依赖性,而且可以对抗西药的副作用,调理长期服用西药后的身体状况,调理脏腑机能,固本培元,达到治愈的目的。同时配合心理治疗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只有去除心理因素,才能达到根治。
2016-01-08 09:3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你好,强迫性心理症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强迫症,它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但治疗相对困难的疾病。很多患者因为延误治疗或缺乏强迫性心理症的自疗方法方面的知识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出现患同时采取相应的强迫性心理症的自疗方法对病情加以控制
2016-01-08 09:2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