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陈文雄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
面部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无力、麻木等。其发病原因多样,包括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神经受压、寒冷刺激、代谢障碍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 1. 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能引发,需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 2. 自身免疫: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可导致,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3. 神经受压:局部神经受压时,需解除压迫,必要时手术。 4. 寒冷刺激:注意保暖,可配合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 5. 代谢障碍:如糖尿病引起的代谢紊乱,要控制血糖,同时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 B1 等。 面部神经炎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综合治疗,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面部受寒,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可逐渐恢复。
2025-03-06 18:10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发病原因多数是脉络空虚,感受风寒.其次是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再次是七情过极(喜,怒,忧,思,悲,恐,惊),还有内囊受损,颅内出血,颅内肿瘤,感染(如脑膜炎),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肿瘤(如听神经瘤),外伤(如碰摔伤),中毒(如酒精),代谢障碍(如糖尿病),营养缺乏(如维生素B族),免疫障碍,血管机能不全,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诸多因素.特别的,本病的最常见诱因有:掏耳朵,剔牙,饮酒和正在大出汗时突然受凉. 1)以颜面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叫面神经麻痹,又称为面瘫.以其损害的部位不同,也可以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种. 1.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是指病损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即当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时,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又称为核上性面神经麻痹. 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造成的面瘫(俗称“歪嘴”).病变可位于面神经核以下的部位,例如脑桥下部,中耳或腮腺等.其病变侧全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眼睑不能闭合,不能皱眉,鼓腮漏气,嘴歪眼斜,眼睛流泪等,可伴有听觉改变,舌前2/3的味觉减退及唾液分泌障碍等临床特点.
2016-01-08 09:3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1,尽早使用强地松. 2,抗病毒药物 3,大剂量神经营养药及适当用血管扩张药,如B族维生素,ATP等. 4,理疗:茎乳孔附近红外线照射或超短波透热疗法. 5,中药:牵正散加减.
2016-01-08 00:2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1,病毒感染2,各种方式的寒冷和自主神经不稳致神经营养血管收缩而毛细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压迫等导致的,治疗:原则—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促进机能恢复.1,尽早使用强地松,初剂量为1㎎∕kg∕d,bid,连续5天,以后10日内逐渐减至5mg∕d.2,抗病毒药物3,大剂量神经营养药及适当用血管扩张药,如B族维生素,ATP等.4,理疗:茎乳孔附近红外线照射或超短波透热疗法.5,中药:牵正散加减.针灸理疗等.
2016-01-07 20:2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