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怎么办
爷爷年前检查出来得了胃癌,在医院做了手术,最近在做化疗,但是化疗期间经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人日渐消瘦,家里人都很担心,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胃口好一点,希望专家帮忙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叶升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肿瘤科
-
胃癌患者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可能与化疗药物损伤胃肠道黏膜、影响消化功能、心理因素、味觉改变、营养失衡等有关。 1.化疗药物损伤胃肠道黏膜:化疗药物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和损伤,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可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硫糖铝混悬凝胶、枸橼酸铋钾等。 2.影响消化功能:化疗可能影响消化酶的分泌和胃肠蠕动。适当补充消化酶类药物,如多酶片、复方消化酶胶囊等,有助于改善消化。 3.心理因素:对疾病和治疗的担忧可能影响食欲。家人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让其保持积极的心态。 4.味觉改变:化疗可能导致味觉异常。可尝试调整食物的口味和烹饪方式,增加食物的吸引力。 5.营养失衡:长期的食欲不振会导致营养缺乏。必要时可通过口服营养补充剂,如肠内营养混悬液,来补充营养。 总之,对于胃癌化疗后出现的这些症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025-03-04 18:3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胃癌起源于胃壁最表层的粘膜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多见于胃窦幽门区、胃底贲门区以及胃体部,可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广度。有胃癌家族史者原癌基因可能更容易表达出来,说明胃癌有遗传的因素。70%以上毫无症状,有症状者一般不典型,上腹轻度不适是最常见的初发症状,与消化不良或胃炎相似。一旦发现早期胃癌,尽早治疗,可延长生存期、增加治愈率。在饮食上不必过多忌口尤其生存期不长者,只要无不适,想吃就吃,过多忌口会加重精神负担、免疫功能会受抑。胃癌患者最好采用有效的传统中药保守治疗,有可能康复,许多患者康复后能够长期存活。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许多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你用虫草、猪苓、明党参、片姜黄、制南星、山萸肉、木瓜、仙茅、制半夏、补骨脂、独活、石菖蒲、仙鹤草、地榆、白前、丹皮、射干、当归、土鳖虫、青黛、肉桂、苦参、金精粉、葫芦巴、白癣皮、赤芍、山豆根、远志、泽泻、金银花等配合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对胃癌效果非常好,临床应用于胃癌患者的治疗,其功效能在短期内缩小肿块,控制转移、减轻痛苦、稳定病情、延长生存期,甚至达到临床治愈。这些传统中药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癌细胞转移扩散,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同时又不产生副作用,均在治癌抗癌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最终达到战胜癌症的目的,并可以防止残存癌细胞卷土重来,杜绝复发转移。希望正确治疗,早日康复!
2016-01-05 23:4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多吃蔬菜、水果,平时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暴怒、忧伤,避免情绪的过度变化。工作中及做家务活动时防止过度用力,不要手持重物,不宜做剧烈运动,以免增加腹腔压力,引起瘤体破裂出血。
2016-01-05 22:4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庆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请根据提问仔细分析病情进行回答,坚决不允许出现不针对性的回答问题饮食宜易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较丰富,烹调较烂,尽量减少粗纤维食物,少量多餐。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较丰富,高热量;烹调较烂;流汁半流汁饮食,勿过冷过热;忌辛辣刺激坚硬和粗纤维食物。
2016-01-05 17:1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请根据提问仔细分析病情进行回答,坚决不允许出现不针对性的回答问题饮食调养。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2.忌嘴保养。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另外,服药时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2016-01-05 12:0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是胃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世界上胃癌发病率约17. 6/10万,据统计占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肿中占第三位。男性居多,男女患者比例为2~3: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统计,42%的胃癌患者在我国,其原因可能与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等因素有关。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大弯、胃小弯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绝大多数胃癌属于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仍较低。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