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失调数月且用药后仍异常是何因?
之前三个月没来月经,从九月中旬至12月29号。11月25日曾查过妇科彩超,描述:子宫前体,宫体大小6.5cm*4,9cm*5.8cm肌层回声欠均质,宫内膜厚约0.7cm,于宫颈处可见多个无回声,较大者约1.6cm*1.4cm。双侧卵巢可见,双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超声提示:宫颈多发囊肿。然后医生给我开了戊酸二脂醇(克龄蒙)吃完后并没有来月经。12月16日复诊,超声诊断:子宫后位,宫体大小约4.2*3.7*3.2cm形态规则,肌层回声均质,内膜线居中,厚约1.2cm子宫颈区探及多个囊性暗区,大者约0.7*0.6cm,边界清,内透声可。左侧附件区探及大小约5.5*3.9cm的囊性暗区,边界清,内透声可,右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超声提示:子宫内膜略增厚,宫颈多发囊肿,左侧附件区囊肿。医生给我打了黄体酮催月经来,又开了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从月经开始第一天服用,调理月经,然后从29号来月经至今没走,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蔡柳洪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生殖医学中心
-
月经失调数月且用药后仍异常,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如内分泌紊乱、妇科疾病、药物影响、生活方式、精神因素等。 1.内分泌紊乱:体内激素失衡,如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分泌异常,会影响月经周期和经量。常见的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2.妇科疾病:除了宫颈多发囊肿、左侧附件区囊肿外,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也可能引起月经异常。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干扰体内激素平衡,影响月经。 4.生活方式:长期熬夜、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过度节食或肥胖等,都可能导致月经失调。 5.精神因素: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月经。 总之,月经失调且用药后未改善的原因较为复杂。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性激素六项检查、妇科超声等,以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月经恢复正常。
2025-03-05 15:5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考虑到是有附件囊肿等情况导致的月经淋漓不尽您好,根据您的情况积极地进行后续的检查,明确一下是否需要进行手术处理祝健康
2016-01-05 09:5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您好,卵巢囊肿的症状有痛经,性交痛,月经不调等.囊肿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生理性的是由于您的生理周期引起的盆腔炎相对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效果比较好一些,比如体外射频,综合多功能盆腔治疗仪等.原理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局部的新陈代谢,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效果很好的.
2016-01-05 06:40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气血亏虚导致的内分泌失调,一般药物很难凑效。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很多独特的奇方秘方,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山药、玉竹、虫草、桂圆肉、丁香、紫河车、白鱼膘、败酱草、菟丝子、路路通、生薏仁、红藤、熟地、三棱、片姜黄、生甘草等配合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这些传统中药配合使用可以消散经脉郁结,补气养血,从而达到气血双盛,标本兼治,快速提高免疫力,彻底调整阴阳平衡,从而促进女性荷尔蒙的分泌,快速调整内分泌失调,对月经不调等内分泌失调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
2016-01-05 06:3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考虑你是月经不调。建议你可以服用四物合剂或者田七痛经胶囊治疗,注意可以吃大量鲜果、蔬菜,多吃纤维,豆类、烘鸡、烘鱼,两餐间吃蛋白点心可能有帮助。
2016-01-05 03:3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属广义上的卵巢肿瘤的一种,各种年龄均可患病,但以20-50岁最多见。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和形态,即:单一型或混合型、一侧性或双侧性、囊性或实质性、良性或恶性,其中以囊性多见,恶性变的程度很高。腹腔镜检查可直接看到肿物的大体情况,可观察整个盆腹腔,在可疑部位进行多点活检并吸收腹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可确定诊断及术后监护。但对巨大肿块或粘连性肿块患者禁忌施行,也无法观察到腹膜后淋巴结。若囊肿为恶性的卵巢肿瘤,和其他肿瘤一样,能制造和释放抗原,激素及酶等多种产物,这些物质在患者血清中可通过免疫学,生化等方法测出,称为肿瘤标志物,提示体内存在某种肿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