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患胃癌等多种癌,手术怕风险,药物治疗可行吗?
我爷爷是一年前被查出了患有胃癌,之后治疗的时候又并发了喷门癌,还有粘膜癌,这几个都在一起了,想动手术了,考虑到爷爷年纪大了,怕经不起手术的折腾,。想用药物治疗不知道好不好,。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轩存旺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对于同时患有胃癌、贲门癌和粘膜癌的老年患者,手术风险较大时,药物治疗是一种可考虑的选择,但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如患者身体状况、癌症分期、药物副作用等。 1. 患者身体状况:年龄大的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可能难以承受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但在评估药物治疗前,需全面检查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以确定能否耐受药物治疗。 2. 癌症分期:不同分期的癌症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不同。早期癌症可能手术效果更好,而晚期癌症可能更依赖药物控制病情。 3. 药物副作用:常见的抗癌药物如氟尿嘧啶、顺铂、紫杉醇等,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副作用。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及时处理。 4. 治疗效果预期:药物治疗可能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但难以完全清除肿瘤,需要定期复查评估疗效。 5. 联合治疗:有时会采用药物治疗与放疗、靶向治疗等联合的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于高龄且手术风险高的患者,药物治疗可以是一种选择,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权衡利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025-02-27 13:02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保福 主治医师
威县常屯卫生院
一级甲等
妇产科
-
胃癌的中医治疗是比较可取的。中医有很强的整体观念,往往能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是只局限在癌灶病灶本身。中医治疗胃癌能纠正失调的机体,去除胃癌的复发因素,减少转移的机会;再者,中药对健康细胞没有毒副作用,不会因为治疗本身而对机体产生新的破坏,采用中医治疗,在胃癌好转的同时,体力也会得到增强。人参皂苷Rh2(护命素)在临床中,适合癌症各个时期,早期服用可控制病情发展,防止肿瘤转移,扩散;手术切除后可消灭残存癌细胞,防止复发,转移;中晚期病人服用可提高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期限,您可以去多方了解一下。
2016-01-02 16:07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建议采用中医动态的疗法服中药治疗,通过中药杀死癌细胞,消除肿瘤,调整阴阳平衡,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消除癌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从根本上使人体不再产生癌细胞,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央视网对此法进行了专题报道。
2016-01-02 10:1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胃癌喷门癌粘膜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危害最大的是它的侵袭性和转移性,一般手术治疗、放疗及化疗等手段不但达不到治愈效果,而且有可能加速病情进一步发展。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许多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你采用有效的传统中药虫草、猪苓、明党参、桑寄生、青阳参、香菇、红豆蔻、桑白皮、杜仲、降香、茯苓、白术、八月札、知母、片姜黄、制南星、山萸肉、木瓜、仙茅、制半夏、补骨脂、独活、石菖蒲、仙鹤草、大蓟、山奈、枸杞子、薏苡仁、地榆、白前、丹皮、射干、当归、土鳖虫、青黛、肉桂、苦参、金精粉、葫芦巴、白癣皮、赤芍、山豆根、远志、泽泻、金银花、乌术粉、制鳖甲、连翘、紫草、桃仁、三七配合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对胃癌喷门癌粘膜癌效果非常好,其功效能在短期内缩小肿块,控制转移、减轻痛苦、稳定病情、延长生存期,甚至达到临床治愈。这些传统中药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癌细胞转移扩散,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同时又不产生副作用,均在治癌抗癌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以达到完全战胜癌症的目的,并可以防止残存癌细胞卷土重来,杜绝复发转移。希望正确治疗早日康复!
2016-01-02 05:5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好,建议采用中医动态的疗法服用中草药治疗,标本兼治,杀死癌细胞,提高免疫力等,有效的控制病情,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病情得到明显好转,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2016-01-02 04:2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是胃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世界上胃癌发病率约17. 6/10万,据统计占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肿中占第三位。男性居多,男女患者比例为2~3: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统计,42%的胃癌患者在我国,其原因可能与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等因素有关。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大弯、胃小弯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绝大多数胃癌属于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仍较低。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