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岁女幼时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现状况如何?
现在33岁女小时候8岁做过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在20岁复查时出现小量回流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小时候8岁做过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从20岁复查那次到现在我一直没有复查过请问一下如果身体健康回流还是很小还需要复查还需要再做介入手术吗?如果怀孕了会不会有风险?()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宇 副主任医师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后出现小量回流是需要关注的。一般来说,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症状、心脏功能、回流程度、妊娠意愿等因素来决定后续的处理方式。 1. 症状:如果没有明显的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可能提示情况相对较好。 2. 心脏功能: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若功能正常,风险相对较低。 3. 回流程度:小量回流持续稳定或没有加重,可能暂时不需要进一步干预。 4. 妊娠意愿:如果有怀孕计划,需要更谨慎评估,因为孕期心脏负担会增加。 5. 定期复查:即使目前状况良好,也建议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变化。 总之,对于这种情况,应重视但不必过度紧张。建议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方案。
2025-03-03 02:5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患者女姓年龄33岁、8岁做过动脉导管未闭手术20岁复查时出现小量回流这需要在医院心外科作捡查后根据病情再拟定方案治疗如果怀孕了是会有风险
2016-01-02 01:5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刘浩庆 医师
肇庆市大旺开发区医院
一级
全科
-
你好,动脉导管未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约15%。胎儿期动脉导管被动开放是血液循环的重要通道,动脉导管未闭常见于早产儿,在妊娠满28周前出生的婴儿中发生率可占80%,出生后约15小时发生功能性关闭,出生后一年在解剖学上应完全关闭。若持续开放,并产生病理生理改变,即称动脉导管未闭。这需要在医院心外科作捡查后根据病情再拟定方案治疗如果怀孕了是会有风险
2016-01-01 21:5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患者女姓年龄33岁、8岁做过动脉导管未闭手术20岁复查时出现小量回流。这需要在医院心外科作捡查后根据病情再拟定方案治疗如果怀孕了是会有风险。
2016-01-01 21:0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动脉导管未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约15%胎儿期动脉导管被动开放是血液循环的重要通道动脉导管未闭常见于早产儿在妊娠满28周前出生的婴儿中发生率可占80%出生后约15小时发生功能性关闭出生后一年在解剖学上应完全关闭若持续开放并产生病理生理改变即称动脉导管未闭。一般情况下只要患者的身体可以耐受没有什么明显的异常的情况出现是不必进行干预的。
2016-01-01 19:5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是胎儿赖以生存的肺动脉与主动脉之间的生理性血流通道,由胚胎左侧第6主动脉弓形成,位于主动脉峡部和左肺动脉根部之间的主动脉一肺动脉通道,通常于生后10~20小时呈功能性关闭。在胎儿期,开放的动脉导管是生存所必需的生理性血流通道,多数婴儿在出生后4周左右随着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而迅速闭合而形成纤维条索,称为动脉导管韧带。动脉导管如未能闭合,称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 arteriosus,PDA)。本病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2。约有10%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畸形,如合并主动脉缩窄,大血管转位,肺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