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脾静脉血栓形成?我想问一下脾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另一个医院做的B超是这样说的,左下肢股总、股深浅、腘静脉及胫前、后静脉内径正常,血流通畅,于左小腿内侧及背侧肌内间探及两块大小分别为3.1*0.6cm及4.3*1.4cm的低回声区,内回声欠均匀,可见点、片状强回声,其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王海龙 医师
邢台市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脾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较多,包括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血液成分异常、局部炎症等。 1.血液高凝状态:某些疾病如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口服避孕药等,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2.血管内皮损伤:外伤、手术、感染等因素可导致血管内皮受损,促进血栓形成。 3.血流缓慢:长期卧床、久坐、心力衰竭等情况会使血流速度减慢,易形成血栓。 4.血液成分异常:如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等,可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引发血栓。 5.局部炎症:脾静脉周围组织的炎症,可能刺激血管壁,诱发血栓形成。 了解脾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早期预防和诊断。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
2025-02-27 01:3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对于脾静脉血栓形成的问题你一定要重视,你提到脾静脉血栓形成为你解答如下。1、抗凝疗法:急性期用肝素5-7天,然后改用香豆类衍生物2、祛聚疗法:作为辅助用药,用7-14天3、手术取栓:取栓应严格掌握手术时机,时间较长者,效果不佳4、导管溶栓:适用于髂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等血栓的溶栓治疗5、下腔静脉小滤器植入术:防止脱落的血栓回流到肺动脉引起肺动脉栓塞
2016-01-01 21:2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对于脾静脉血栓形成的问题你一定要重视,你提到脾静脉血栓形成为你解答如下。 1、血流滞缓:静脉血流缓慢,会造成血液的淤积,血液淤积在静脉中,为血栓形成创造了条件。通常导致血流淤滞状态的因素有:长期卧床、外伤或骨折、较大的手术、妊娠、分娩、长途乘车或飞机久坐不动,或长时间的静坐及下蹲位等。以上因素均可导致静脉血流缓慢、瘀滞,因而促发静脉血栓形成。 2、血液高凝:高凝状态会使血小板凝聚的能力增强,血液在高凝状态下容易导致静脉血栓。一些外伤、手术患者或者是烧伤的患者,都是血液发生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除此之外先天性高凝血疾病包括抗凝血酶Ⅲ缺乏,蛋白C和蛋白S,纤维溶解障碍,高胱氨酸尿症等也是是血液高凝状态的因素。 3、血管壁损伤:静脉内膜为一层扁平的内皮细胞,内皮细胞上的覆盖物有良好的抗凝效果,血管壁损伤中以内膜损伤更为重要。血管壁损伤有利于凝血致活酶的形成和小血小板集聚,促使血栓形成。
2016-01-01 17:2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上腔静脉栓塞又叫上腔静脉综合症或布加综合症,布加综合征(BLldd一ChiarisyndroYne)是由各种原因所致肝静脉和其开口以上段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引起的常伴有下腔静脉高压为特点的一种肝后门脉高压征.其发病因素主要包括:①先天性大血管畸形;②高凝和高粘状态;③毒素;④腔内非血栓性阻塞;⑤外源性压迫;⑥血管壁病变;⑦横膈因素;⑧腹部创伤等.临床表现 1.本病以20~40岁之间的男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2:1.发病的早晚与是否参加重体力劳动及其时间多寡有关. 2.单纯的肝静脉阻塞者,以门静脉高压症状为主,合并下腔静脉阻塞者,则同时存在门静脉高压和下腔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如腹水,肝脾肿大,阴囊阴唇肿,食道静脉曲张等. 3.由于下腔静脉阻塞引起双下肢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甚至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严重者,双下肢皮肤呈树皮样改变. 4.侧枝循环建立,胸,腹壁及腰背部静脉扩张,扭曲,以部分代偿下腔静脉的回流. 5.晚期病人由于腹水严重,为减轻症状而反复腹腔穿刺行腹腔减压,蛋白不断丢失,加上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形成骨瘦如柴,腹大如鼓,最后病人常死于严重营养不良,感染,食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或肝肾功能衰竭.生活护理:1.保守治疗:对急性血栓形成病及对某些病因所致者治疗有效,包括:①溶栓:急性病例首选纤溶疗法;②类固醇;③针对病因的治疗;④中医中药和对症治疗,如保肝,利尿等为主的治疗;⑤经股静脉插管行下腔静脉造影后保留导管和经腹腔静脉造影后保留导管,由此行溶栓疗法5~7天,在急性期常能达到下腔静脉或肝静脉血栓溶化的目的. 2.手术治疗:分为传统的手术治疗和微创的介入治疗,根据不同病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有可能则首选介入性方法或介人与手术联合法.根治性治疗显然为最佳治疗方法,否则应同时缓解门脉和下腔静脉高压,但不能兼顾二者时,则首先治疗针对门脉高压及由其引起的并发症,其次才是由下腔静脉阻塞引起的一系列由下半躯体静脉回流障碍所致的不良后果.
2016-01-01 09:43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