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其治愈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梗死面积、救治时间、患者基础健康状况、治疗方法及后续康复等。 1.梗死面积:较小面积的梗死,心肌受损程度相对较轻,治愈可能性较大。大面积梗死则预后较差。 2.救治时间:发病后尽快接受有效治疗,如溶栓或介入治疗,能提高治愈机会。延误治疗会加重心肌损伤。 3.患者基础健康状况:如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病,身体状况良好,康复相对容易。 4.治疗方法:规范的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等,结合介入或手术治疗,可改善预后。 5.后续康复: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及心理调节等,有助于恢复心功能。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的治愈并非绝对,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判断。患者一旦发病应立即就医,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以提高治愈的可能性和生活质量。
2025-02-28 00:5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薛祖洋 医师
冠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2016-01-01 16:2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意见建议: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2016-01-01 03:4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种急症。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发生的局部坏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如果冠状动脉闭塞较慢,侧支循环形成较好,则可不发生心肌梗死。非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如冠状动咏栓塞、冠状动脉炎、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开口、冠状动脉先天畸形、心肌桥等,均会导致心肌梗死。本病在欧美常见,美国35~84岁人群中年发病率男性为71‰,女性为22%。;每年约有8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45万人再梗死。在我国本病远不如欧美多见,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尔滨、黑龙江、上海、广卅等省市年发病率仅0.2‰~0.6‰,其中以华北地区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