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多项指标异常的含义及应对
血常规三分类血小板总数:202参考值:100~300大血小板比率:0.194参考值:0.13~0.43红细胞分布宽度SD:71.6参考值:39~46血小板分布宽度:10.6参考值:~RB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60参考值:320~360RBC平均血红蛋白量:40.4参考值:27.0~31.0血红蛋白:166参考值:110~150红细胞总数:4.26参考值:3.5~5.0粒细胞百分数:77.0参考值:42.2~75.2淋巴细胞总数:1.0参考值:1.2~3.4白细胞总数:4.7参考值:4.0~10.0RBC平均容积:112.2参考值:82.0~95.0红细胞比容:0.478参考值:0.35~0.45粒细胞总数:3.6参考值:1.4~6.5中间细胞总数:0.1参考值:0.1~0.6中间细胞百分数:1.0参考值:1.7~9.3淋巴细胞百分数:22.0参考值:20.5~51.1平均血小板容积:9.2参考值:6.5~13.2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血常规检查中部分指标不在参考范围内,包括血小板、红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相关指标。这些异常可能反映身体的不同状况,如感染、贫血、血液疾病等。 1.血小板:血小板总数正常,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平均血小板容积在正常范围。血小板指标的稳定对于止血和凝血功能至关重要。 2.红细胞:红细胞总数正常,但红细胞分布宽度 SD 异常,RBC 平均容积、红细胞比容和 RBC 平均血红蛋白量、浓度等也有异常。红细胞的这些变化可能与营养状况、造血功能等有关。 3.粒细胞:粒细胞百分数略高,总数正常。粒细胞异常可能提示感染或炎症。 4.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总数和百分数在正常范围或稍有偏差,其异常可能与免疫功能相关。 5.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偏高,可能与血液浓缩、心肺疾病等有关。 总之,血常规指标的异常需要综合分析,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以明确具体原因。如有必要,应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025-02-25 14:4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治疗原则: 治疗目的是尽快使血容量及红细胞容量接近正常,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从而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 1、静脉放血可在较短时间内使血容量降至正常,症状减轻,减少出血及血栓形成机会。每隔2~3d放血200~400ml,直至红细胞数在6.0×1012/L以下,红细胞压积在50%以下。放血一次可维持疗效1个月以上。本法简便,可先采用。较年轻患者,如无血栓并发症,可单独放血治疗。但放血后有引起红细胞及血小板反跳性增高的可能,反复放血又有加重缺铁倾向,宜加注意。对老年及有心血管疾患者,放血要谨慎,一次不宜超过200~300ml,间隔期可稍延长。血细胞分离可单采大量红细胞,但应补充与单采等容积的同型血浆,放血时应同时静脉补液,以稀释血液。 2、化疗: (1).羟基脲系一种核糖核酸还原酶,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良好抑制作用,且无致白血病副反应,每日剂量为15~20mg/kg。如白细胞维持在3.5~5×109/L,可长期间歇应用羟基脲。 (2).烷化剂有效率80%~85%。环磷酰胺及左旋苯胺酸氮芥(马法仑)作用较快,缓解期则以白消安及苯丁酸氮芥为长,疗效可持续半年左右。苯丁酸氮芥副作用较少,不易引起血小板减少,为其优点。烷化剂也有引起白血病但较放射性核素为少。烷化剂的用量和方法:开始剂量环磷酰胺为100~150mg/d,白消安,马法仑及苯丁酸氮芥为4~6mg/d,缓解后停用4周后可给维持剂量,环磷酰胺为每日50mg,白消安等为每日或隔日2mg。 (3).三尖杉酯碱国内报告应用本品2~4mg,加于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或间歇应用到血细胞压积及血红蛋白降到正常为止。达到缓解时间平均为60d,中数缓解期超过18个月。 3、α干扰素治疗:干扰素有抑制细胞增殖作用,近年也已开始用于本病治疗,剂量为300万U/m2,每周3次,皮下注射。治疗3个月后脾脏缩小,放血次数减少。缓解率可达80%。 4、放射性核素治疗32P的β射线能抑制细胞核分裂,使细胞数降低。初次口服剂量为11.1×107~14.8×107Bq,约6周后红细胞数开始下降,3~4个月接近正常,症状有所缓解,约75%~80%有效。如果3个月后病情未缓解,可再给药一次。缓解时间达2~3年。32P有可能使患者转化为白血病的危险,故近年已很少应用。 对症治疗: ①继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服别嘌呤醇、消炎痛治疗。 ②瘙痒:赛庚啶4mg,3次/d,口服;或息斯敏10mg,2次/d,口服;或西米替丁300mg,3次/d,口服。 ③对伴有肢端或脑缺血表现者,可短期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斯匹林、潘生丁。 此类病症,医院一般常以化疗,或者“放血”,将体内膨胀的血液排出体外,尤其是“放血”能收立竿见影之效。不过这只是一种点水止沸的方法,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但痛苦大,病人不易接受。中医治疗此类病症则是采用釜底抽薪的方法,换句话说,是用自然疗法综合治理。临床实践证明,疗效较好。这种自然疗法综合治疗经济、简便、容易做到。所谓综合治疗,是以药物疗法、饮食疗法和气功疗法互相配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药物疗法由于年龄、体质不同需遵医生用药之外,可配合服用羚羊粉和牡蛎。 (1)羚羊粉,每日服用0.5克,用以消除体内病毒,净化血液。 (2)牡蛎,每日以3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用。牡蛎药性咸,微寒,能敛阴、潜阳、止汗,软坚散结。现代药理研究牡蛎有抗癌作用。 (二)饮食疗法 (1)食用仙人掌。仙人掌药性苦寒,能行气活血,清热解毒,对热毒血淤,脉络不通,有明显疗效。食用方法:取仙人掌一枚,将刺剥去,洗净后剁碎,取鸡蛋1枚,去壳与仙人掌搅拌均匀,炒熟食用。用后大便次数可能增多,但每日不超过3次为度。 (2)食用黑木耳。黑木耳药性甘平,富含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硫、镁以及维生素B,有滋阴生津,活血抗癌的功效,能稀释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粘稠度。 (3)生吃白萝卜。白萝卜含有丰富的木质素,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动能力,吞噬突变的细胞,增强体内免疫力。 (三)学炼气功 气功是中华国粹,文化瑰宝,实践证明,练功特别是练智能功,确有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作用。患者进行药疗和食疗的同时辅之以智能功而且坚持不懈,对调节情绪,提高免疫力,增进健康有难以匹敌的功能。
2015-12-30 13:5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