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早期有哪些症状应如何防御
有个朋友检查说是胃癌早期,见他没什么啊,平时他的身体很好的,怎么会得胃癌早期呢,我想了解一下得了胃癌早期有哪些症状?好做好防御措施。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胃癌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常见的有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黑便等。防御胃癌要从饮食、生活习惯、定期检查等多方面入手。 1.上腹部不适:表现为隐痛、胀痛或烧灼感,可能间歇性出现。 2.消化不良:进食后易饱胀、嗳气、反酸等。 3.恶心呕吐:无明显诱因,且持续或反复发生。 4.食欲减退:对食物缺乏兴趣,食量明显减少。 5.黑便:大便颜色变黑,可能提示胃部出血。 总之,胃癌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要提高警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饮食、减少腌制熏烤食物摄入、戒烟限酒、避免幽门螺杆菌感染、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等,有助于预防胃癌。
2025-02-23 12:2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胃癌的临床表现 (一)胃癌各期症状 1,早期胃癌70%以上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非特异性的,类同于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泛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黑便等. 2,进展期胃癌(即中晚期肺癌)症状见胃区疼痛,常为咬啮性,与进食无明显关系,也有类似消化性溃疡疼痛,进食后可以缓解.上腹部饱胀感,沉重感,厌食,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消瘦,贫血,水肿,发热等.贲门癌主要表现为剑突下不适,疼痛或胸骨后疼痛,伴进食梗阻感或吞咽困难;胃底及贲门下区癌常无明显症状,直至肿瘤巨大而发生坏死溃破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时才引起注意,或因肿瘤浸润延伸到贲门口引起吞咽困难后始予重视;胃体部癌以膨胀型较多见,疼痛不适出现较晚;胃窦小弯侧以溃疡型癌最多见,故上腹部疼痛的症状出现较早,当肿瘤延及幽门口时,则可引起恶心,呕吐等幽门梗阻症状.癌肿扩散转移可引起腹水,肝大,黄疸及肺,脑,心,前列腺,卵巢,骨髓等的转移而出现相应症状. (二)胃癌病人体征 绝大多数胃癌病人无明显体征,部分病人有上腹部轻度压痛.位于幽门窦或胃体的进展期胃癌有时可扪及肿块,肿块常呈结节状,质硬,当肿瘤向邻近脏器或组织浸润时,肿块常固定而不能推动,女性病员在中下腹扪及肿块,常提示为krukenbe瘤可能.当胃癌发生肝转移时,可在肿大的肝脏触及结节状块物.当腹腔转移肿块压迫胆总管时可发生梗阻性黄疸.有幽门梗阻者上腹部可见扩张之胃型,并可闻及震水声,癌肿通过胸导管转移可出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晚期胃癌有盆腔种植时,直肠指检于膀胱(子宫)直肠窝内可扪及结节.有腹膜转移时可出现腹水.小肠或系膜转移使肠腔缩窄可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癌肿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时出现腹肌板样僵硬,腹部压痛等腹膜刺激症状,亦可浸润邻近腔道脏器而形成内瘘. (三)胃癌常见并发症 1,当并发消化道出血,可出现头晕,心悸,柏油样大便,呕吐咖啡色物. 2,胃癌腹腔转移使胆总管受压时,可出现黄疸,大便陶土色. 3,合并幽门梗阻,可出现呕吐,上腹部见扩张之胃型,闻及震水声. 4,癌肿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可出现腹肌板样僵硬,腹部压痛等腹膜刺激症. 5,形成胃肠瘘管,见排出不消化食物.胃癌的治疗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小弯及前后壁,其次在贲门部,胃体区相对较少.胃癌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放射治疗,化疗和中医药治疗. 胃癌治疗至今早期仍以手术为主,术后根据不同的病理检查结果,辅以药物治疗,但中晚期一定要采用中医保守治疗,减轻病人痛苦,延缓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一,手术治疗 由于胃癌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手术适应证较前相应扩大.目前除了原发灶巨大,固定,腹内脏器广泛转移,伴血性腹水呈恶液质者外,只要患者全身情况许可,即使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肝脏有转移结节等,均应争取剖腹探查,切除原发病灶,减轻症状.根据国内11734例胃癌手术的统计,手术率为81.8%,总切除率为49.7%.近年来癌瘤切除率已提高至75%左右,主要是Ⅱ,Ⅲ期胃癌切除率的提高. 胃癌手术种类有: 1.根治性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手术有根治性切除和扩大根治性切除两种术式. (1)根治性切除范围应包括原发病灶,连同胃远端的2/3或4/5,全部大,小网膜,十二指肠第一部分和区域淋巴结以及局部受浸润的脏器整块切除,胃或十二指肠断端无癌细胞残癌. (2)扩大根治性切除范围除了上述内容外,还要切除全胃或邻近受侵犯的横结肠,肝左叶,脾脏,胰体尾和贲门左,脾脉管旁的淋巴结等.以上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直至目前尚无统一意见,主要分歧点是胃切除范围和淋巴结清除的范围. 为了提高胃癌治愈率,应根据具体病情来选择手术式,不能硬性规定.如癌瘤位于胃窦部及远端小弯侧,行根治性胃切除为宜;当病期晚伴有深部淋巴结转移或胃体部癌,弥漫浸润性癌时应考虑行扩大根治术.扩大根治性手术虽然能提高一定的疗效,但手术死亡率,术后并发症仍较根治术为高.此术式不能取代根治术. 2.姑息性切除术:凡胃癌已有腹膜或淋巴结广泛转移时,而原发肿瘤可以切除,病人一般情况能耐受手术者,可以放阡姑息性胃切除术.这种手术可以减轻病人中毒症状,消除因癌瘤引起的梗阻,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再辅以化疗,中药治疗,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3.短路手术:适用于晚期胃癌不能手术切除,同时伴有梗阻的病人. 如幽门窦部癌合并幽门梗阻者可作结肠前或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胃贲门癌伴有梗阻时可作空肠食管侧侧吻合术,后者常需开胸才能完成手术,手术适应证应严于前者.一般捷径手术不能提高疗效,但能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 手术固然能切除癌肿,但还有残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复发转移几率非常高.运用中药术后长期治疗,可以防止复发和转移 二,放射治疗 放射并发症较多,甚至引起部分功能丧失;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效果并不完好.同时体质较差,年龄偏大的患者,继续放疗只能导致虚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胃腺癌放射敏感性低,单独放疗或与化疗综合治疗后肿瘤缩小50%以上的只占60%,肿瘤完全消失者仅10%,因此,胃癌不能单独用放疗来根治,放疗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是辅助性的或姑息性的.多用于综合治疗,放疗的主要形式有术前放疗,术中放疗,术后放疗和姑息性放疗等四种.据文献报道术前放疗可使根治手术切除率提高2%左右,使中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提高1%~2.5%. 三,化学治疗(化疗) 胃癌切除术后除少数病人外,大多需行术后化疗.其原因系术后可能残存有癌细胞,或者有的胃癌手术难以完全清除,或者通过淋巴或血液系统存在转移病灶.实践证明胃癌术后配合化疗与单纯性手术比较,前者生存期要长,术后复发较少.这就是医生为什么常常在术前给病人安排化疗的道理. 四,中医治疗 中晚期胃癌手术的可能性不大,即便能够手术也仅为姑息性的局部切除,临床上,中晚期胃癌的治疗多采用放化疗联合中医药治疗的综合手段,以充分结合各治疗方法的优势.中药认为本病多属于"反胃","胃脘痛"的范畴.病机是由于饮食不节,忧思过度,脾胃损伤,运化失司,痰湿内生,气结痰凝久则成积. 五.胃癌的西医治疗 胃癌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胃癌治疗方案的选择:①I期胃癌可视为早期癌,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一般不主张辅助化疗.②Ⅱ期胃癌可视为中期,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常规辅以化疗,生物治疗.③Ⅲ期胃癌已是进展期,手术以扩大根治性切除为主,术后更应强调化疗,放疗,中西医结合疗法等综合性疗法.④Ⅳ期胃癌属晚期,多数病例已不能切除原发或转移灶,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六.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的适应证包括:①早期胃癌根治术后适合全身应用免疫刺激剂;②不能切除的或姑息切除的病例可在残留癌内直接注射免疫刺激剂;③晚期病人伴有腹水者适于腹腔内注射免疫增强药物.
2015-12-28 19:18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魁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一般不会的,不要担心.现在认为胃病是由幽门螺旋杆菌通过消化道传染.建议在当地医生指导下采用胃炎四联疗法:最常用的四联疗法如下:药物组合,剂量和用法:(1)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或(2)枸橼酸铋钾+红霉素+甲硝唑+奥美拉唑(3)枸橼酸铋钾+四环素+甲硝唑+奥美拉唑.任选上述一组药物服用,7~14日为一疗程.在当地医生针对性使用.一疗程结束后,要继续单独服用枸橼酸铋钾6周,注意阿莫西林要皮试啊.这个方案可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保护胃黏膜.坚持服用.防止复发.一定要禁烟,酒,咖啡,茶,辛辣食物.少吃含淀粉内的食物如:土豆芋头粉丝粉条红薯等凉粉,不要吃苏打饼干等,少食多餐,定时进餐,不要吃过于坚硬和不消化的食物.疼痛时加上654-2.久治不愈,复发原因多数是幽门螺旋杆菌没有被杀灭!没有注意饮食!所以一般有家族多人同时患病的现象.如果不能耐受甲硝唑或替硝唑可以去掉.
2015-12-28 18:35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一)胃癌各期症状 1,早期胃癌70%以上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非特异性的,类同于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泛酸,嗳气,恶心,偶有呕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黑便等. 2,进展期胃癌(即中晚期肺癌)症状见胃区疼痛,常为咬啮性,与进食无明显关系,也有类似消化性溃疡疼痛,进食后可以缓解.上腹部饱胀感,沉重感,厌食,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消瘦,贫血,水肿,发热等.贲门癌主要表现为剑突下不适,疼痛或胸骨后疼痛,伴进食梗阻感或吞咽困难;胃底及贲门下区癌常无明显症状,直至肿瘤巨大而发生坏死溃破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时才引起注意,或因肿瘤浸润延伸到贲门口引起吞咽困难后始予重视;胃体部癌以膨胀型较多见,疼痛不适出现较晚;胃窦小弯侧以溃疡型癌最多见,故上腹部疼痛的症状出现较早,当肿瘤延及幽门口时,则可引起恶心,呕吐等幽门梗阻症状.癌肿扩散转移可引起腹水,肝大,黄疸及肺,脑,心,前列腺,卵巢,骨髓等的转移而出现相应症状. (二)胃癌病人体征 绝大多数胃癌病人无明显体征,部分病人有上腹部轻度压痛.位于幽门窦或胃体的进展期胃癌有时可扪及肿块,肿块常呈结节状,质硬,当肿瘤向邻近脏器或组织浸润时,肿块常固定而不能推动,女性病员在中下腹扪及肿块,常提示为krukenbe瘤可能.当胃癌发生肝转移时,可在肿大的肝脏触及结节状块物.当腹腔转移肿块压迫胆总管时可发生梗阻性黄疸.有幽门梗阻者上腹部可见扩张之胃型,并可闻及震水声,癌肿通过胸导管转移可出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晚期胃癌有盆腔种植时,直肠指检于膀胱(子宫)直肠窝内可扪及结节.有腹膜转移时可出现腹水.小肠或系膜转移使肠腔缩窄可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癌肿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时出现腹肌板样僵硬,腹部压痛等腹膜刺激症状,亦可浸润邻近腔道脏器而形成内瘘. (三)胃癌常见并发症 1,当并发消化道出血,可出现头晕,心悸,柏油样大便,呕吐咖啡色物. 2,胃癌腹腔转移使胆总管受压时,可出现黄疸,大便陶土色. 3,合并幽门梗阻,可出现呕吐,上腹部见扩张之胃型,闻及震水声. 4,癌肿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可出现腹肌板样僵硬,腹部压痛等腹膜刺激症. 5,形成胃肠瘘管,见排出不消化食物.一,手术治疗 由于胃癌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手术适应证较前相应扩大.目前除了原发灶巨大,固定,腹内脏器广泛转移,伴血性腹水呈恶液质者外,只要患者全身情况许可,即使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肝脏有转移结节等,均应争取剖腹探查,切除原发病灶,减轻症状.根据国内11734例胃癌手术的统计,手术率为81.8%,总切除率为49.7%.近年来癌瘤切除率已提高至75%左右,主要是Ⅱ,Ⅲ期胃癌切除率的提高. 胃癌手术种类有: 1.根治性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手术有根治性切除和扩大根治性切除两种术式. (1)根治性切除范围应包括原发病灶,连同胃远端的2/3或4/5,全部大,小网膜,十二指肠第一部分和区域淋巴结以及局部受浸润的脏器整块切除,胃或十二指肠断端无癌细胞残癌. (2)扩大根治性切除范围除了上述内容外,还要切除全胃或邻近受侵犯的横结肠,肝左叶,脾脏,胰体尾和贲门左,脾脉管旁的淋巴结等.以上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直至目前尚无统一意见,主要分歧点是胃切除范围和淋巴结清除的范围. 为了提高胃癌治愈率,应根据具体病情来选择手术式,不能硬性规定.如癌瘤位于胃窦部及远端小弯侧,行根治性胃切除为宜;当病期晚伴有深部淋巴结转移或胃体部癌,弥漫浸润性癌时应考虑行扩大根治术.扩大根治性手术虽然能提高一定的疗效,但手术死亡率,术后并发症仍较根治术为高.此术式不能取代根治术. 2.姑息性切除术:凡胃癌已有腹膜或淋巴结广泛转移时,而原发肿瘤可以切除,病人一般情况能耐受手术者,可以放阡姑息性胃切除术.这种手术可以减轻病人中毒症状,消除因癌瘤引起的梗阻,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再辅以化疗,中药治疗,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3.短路手术:适用于晚期胃癌不能手术切除,同时伴有梗阻的病人. 如幽门窦部癌合并幽门梗阻者可作结肠前或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胃贲门癌伴有梗阻时可作空肠食管侧侧吻合术,后者常需开胸才能完成手术,手术适应证应严于前者.一般捷径手术不能提高疗效,但能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 手术固然能切除癌肿,但还有残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复发转移几率非常高.运用中药术后长期治疗,可以防止复发和转移 二,放射治疗 放射并发症较多,甚至引起部分功能丧失;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效果并不完好.同时体质较差,年龄偏大的患者,继续放疗只能导致虚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胃腺癌放射敏感性低,单独放疗或与化疗综合治疗后肿瘤缩小50%以上的只占60%,肿瘤完全消失者仅10%,因此,胃癌不能单独用放疗来根治,放疗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是辅助性的或姑息性的.多用于综合治疗,放疗的主要形式有术前放疗,术中放疗,术后放疗和姑息性放疗等四种.据文献报道术前放疗可使根治手术切除率提高2%左右,使中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提高1%~2.5%. 三,化学治疗(化疗) 胃癌切除术后除少数病人外,大多需行术后化疗.其原因系术后可能残存有癌细胞,或者有的胃癌手术难以完全清除,或者通过淋巴或血液系统存在转移病灶.实践证明胃癌术后配合化疗与单纯性手术比较,前者生存期要长,术后复发较少.这就是医生为什么常常在术前给病人安排化疗的道理. 四,中医治疗 中晚期胃癌手术的可能性不大,即便能够手术也仅为姑息性的局部切除,临床上,中晚期胃癌的治疗多采用放化疗联合中医药治疗的综合手段,以充分结合各治疗方法的优势.中药认为本病多属于"反胃","胃脘痛"的范畴.病机是由于饮食不节,忧思过度,脾胃损伤,运化失司,痰湿内生,气结痰凝久则成积. 五.胃癌的西医治疗 胃癌的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胃癌治疗方案的选择:①I期胃癌可视为早期癌,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一般不主张辅助化疗.②Ⅱ期胃癌可视为中期,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常规辅以化疗,生物治疗.③Ⅲ期胃癌已是进展期,手术以扩大根治性切除为主,术后更应强调化疗,放疗,中西医结合疗法等综合性疗法.④Ⅳ期胃癌属晚期,多数病例已不能切除原发或转移灶,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六.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的适应证包括:①早期胃癌根治术后适合全身应用免疫刺激剂;②不能切除的或姑息切除的病例可在残留癌内直接注射免疫刺激剂;③晚期病人伴有腹水者适于腹腔内注射免疫增强药物.
2015-12-28 07:46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胃癌早期大多无明显的症状,因而很难被发现,但一些小细节还是能够帮助我们来识别的,如上腹部疼痛,上腹部饱胀感,食欲减退,突然出现食欲减退,有厌食感,以厌食肉类尤其是肥肉为甚,约有50%病人存在原来爱吃肥肉而今突然厌恶的现象。由于进食少并厌食,病人可在短期内很快消瘦下去。消化道出血,有的病人早期也可有黑便的情况。
2015-12-28 03:12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是胃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世界上胃癌发病率约17. 6/10万,据统计占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肿中占第三位。男性居多,男女患者比例为2~3: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统计,42%的胃癌患者在我国,其原因可能与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等因素有关。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大弯、胃小弯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绝大多数胃癌属于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仍较低。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