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致腹部异常如何应对?
最近腹部有肿块,用手按压没有疼痛感,有时候右上腹部隐隐作痛,最近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食后胀饱,消化不良。医院检查,得到诊断为肝血管瘤,医生建议手术治疗。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可能导致腹部肿块、右上腹隐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食后胀饱、消化不良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手术、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等。患者应注意饮食、定期复查,并遵循医生建议。 1. 疾病介绍:肝血管瘤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较大的血管瘤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上述症状。 2. 症状原因:腹部肿块是瘤体增大所致;右上腹隐痛可能因瘤体牵拉肝包膜;食欲不振等多因肝功能受影响。 3. 检查方法:常用的检查有超声、CT、磁共振成像等,有助于明确瘤体大小、位置等。 4. 治疗选择:手术适用于瘤体较大或症状明显者;介入治疗通过栓塞血管瘤供血动脉来控制病情;药物治疗可辅助缓解症状。 5. 日常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保持良好心态;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外伤。 6. 复查要点:定期进行肝脏超声等检查,观察瘤体变化。 总之,肝血管瘤患者不必过于恐慌,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生活调养,多数可控制病情。
2025-02-20 19:4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海绵状血管瘤一般是单发的,多发生在肝右叶;约10%左右为多发,可分布在肝一叶或双侧。血管瘤在肝脏表现为暗红,蓝紫色囊样隆起。分叶或结节状,柔软,可压缩,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编辑本段]诊断依据 1.肝区胀痛,肝大或触及包块。 2.彩色B超示肝血管瘤样改变。 3.CT检查:肝内有密度均匀的低密度区,增强后肿瘤边缘区可出现“C”形增强带。 4.肝动脉造影:病变部位周边出现“血管湖”影像,造影剂滞留时间较长。 5.腹腔镜检查:能观察肝表面肿瘤颜色及形状。 6.X线检查:肝影大,膈肌升高,可发现钙化影。 7.ECT显示肝血管瘤改变。
2015-12-27 13:06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你好,建议你将详细B超检查单子发过来,再详细看一下。
2015-12-27 11:18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肝血管瘤属肝脏良性肿瘤,建议患者通过纯天然的中草药治疗效果比较好,对肝血管瘤有特殊的疗效,而且对身体不会产生任何的伤害及毒副作用,治愈的希望大。祝早日康复!
2015-12-27 04:3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最近腹部有肿块,用手按压没有疼痛感,有时候右上腹部隐隐作痛,最近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食后胀饱,消化不良。医院检查,得到诊断为肝血管瘤,医生建议手术治疗。病情指导:肝血管瘤多数无明显不适症状,多在健康体检常规行B超检查或行腹部手术时被发现,尚无证据说明它们有恶变可能,肝血管瘤虽然危害程度不高,但是也要积极治疗,没问题的,肝血管瘤主要症状有: (1)腹部包块:包块有囊性感,无压痛,表面光滑或不光滑,在包块部听诊有时可听到传导的血管杂音; (2)胃肠道症状:可出现右上腹隐痛和不适,以及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食后胀饱和消化不良等; (3)压迫症状:巨大的血管瘤可对周围组织和器官产生推挤和压迫。压迫食管下端,可出现吞咽困难;压迫肝外胆道,可出现阻塞性黄疸和胆囊积液;压迫门静脉系统,可出现脾大和腹水;压迫肺脏可出现呼吸困难和肺不张;压迫胃和十二指肠,可出现消化道症状等; (4)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可出现上腹部剧痛,以及出血和休克症状,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为生长于肋弓以下较大的肝血管瘤因外力导致破裂出血者,极为罕见的;(5)Kasabach-Merritt综合征,为血管瘤同时伴有血小板减少、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引起的凝血异常。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小血管瘤多无症状,较大血管瘤可有肝区胀痛.肿瘤直径<5cm者,无症状的者,不需治疗.平时注意不要剧烈运动,以免血管瘤破裂,定期复查,随诊即可.如果大于5厘米,建议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手术,恢复快,效果好。同时微创手术后建议配合一定的中药16.2%以上的人参皂苷Rh2(护命素)等药物护理,加快康复,消灭残留肿瘤细胞。
2015-12-27 02:14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