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能否治愈,手术是唯一办法吗?
你好,大夫,网上看见好多都说胃下垂不能治愈?我现在很着急,临床上这种胃下垂能不能治愈?我大约有一年半,前段时间做了面包车条件太简陋了,被颠簸的太厉害了,最主要是胃下垂能否治愈?是不是只能手术治愈?如果手术治愈做什么手术?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胃下垂是可以治疗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患者个体差异等。非手术治疗如饮食调整、运动锻炼等,手术治疗则需严格评估。 1. 疾病介绍:胃下垂是指胃的位置下降,低于正常的解剖位置。常见原因有腹肌松弛、体型瘦长、腹腔压力降低等。 2. 非手术治疗: 饮食调整: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增加营养摄入。 运动锻炼:如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增强腹部肌肉力量。 药物治疗:可使用补中益气丸、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分散片等促进胃肠蠕动。 中医治疗:针灸、艾灸等可能有一定帮助。 体位调整:餐后卧床休息片刻,减少胃的负担。 3.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胃下垂且保守治疗无效者。常见手术方式有胃大部分切除术、胃固定术等,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需谨慎评估。 总之,胃下垂并非不治之症。患者应先尝试非手术治疗,必要时在医生评估后选择手术。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025-02-20 03:3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你好,胃下垂是可以治疗的.1.西医治疗上腹不适隐痛,消化不良等可参照慢性胃炎治.腹胀胃排空缓慢者,可供给吗丁啉10mg,每日3次或胃复安5-10mg,每天3次.试用ATP治疗每日早,午餐前半小时肌注,每次20mg每日2次,25日为1疗程,间隔5天后再进行第二个疗程,必要时放置胃托2.中医治疗耳针:选用毫针柄在耳壳“胃肠区”按压,寻找敏感点,在此点上加压2-3分钟每日1次.艾灸:取气海关元,足三里,胃俞等穴施灸3气功:卧位呼吸法:患者取仰卧位臀部适当垫高或将床脚垫高5厘米,先吸再呼,停闭重复进行;吸气时行舐上腭,默念字句的第1个字,呼气时落舌默念第2个字,停闭时舌不动,默念其余的字默念字句可为“胃上升”,“胃体上升”等.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
2015-12-26 19:24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一,西医治疗: 上腹不适,隐痛,消化不良等可参照慢性胃炎治疗. 腹胀,胃排空缓慢者,可供给吗丁啉19mg,每日3次,或胃复安5-10mg,每天3次. 试用ATP治疗,每日早,午餐前半小时肌注,每次20mg,每日2次,25日为1疗程,间隔5天后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必要时放置胃托. 二,中医治疗: 耳针:选用毫针柄,在耳壳“胃肠区”按压,寻找敏感点,在此点上加压2-3分钟,每日1次. 艾灸:取气海,关元,足三里,胃俞等穴施灸. 气功:卧位呼吸法:患者取仰卧位,臀部适当垫高或将床脚垫高5厘米,先吸再呼,停闭,重复进行;吸气时行舐上腭,默念字句的第1个字,呼气时落舌,默念第2个字,停闭时舌不动,默念其余的字,默念字句可为“胃上升”,“胃体上升”等.
2015-12-26 15:59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1)推拿法腹部取穴:鸠尾(剑突下0.5寸),中脘,气海,天枢,仰卧位,术者站于患者右侧,以推揉鸠尾,中脘为重点,循序往下至腹部,以脐周天枢,气海为重点按揉,并用托法,即医者四指并拢,根据胃下垂的程度不同,自下而上托之.再以摩法在腹部治疗(逆时针方向操作)14分钟.背部取穴:肝俞(背部第9胸椎旁1.5寸),脾俞(背部第11胸椎旁1.5寸),胃俞(背部第12胸椎旁1.5寸).患者取俯卧位,以轻揉的滚法,沿脊椎两侧操作,重点在胸6~12两旁的穴位,然后在脾俞,胃俞按揉10分钟.(2)针灸法取穴:中脘,天枢向下斜刺外陵,气海向下斜刺关元.用补法,留针10~20分钟.恶心呕吐,配上脘,内关,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和中降逆;如合并有溃疡病,可配巨阙,内关,公孙,脾俞,胃俞,用补法,留针10~20分钟,以温中止痛;阳虚灸关元,气海;阴虚者加阴陵泉,太溪;气虚加足三里.
2015-12-26 14:0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朋友你好,你这情况患了胃下垂可可参照慢性胃炎治疗.腹胀,胃排空缓慢者,可供给吗丁啉或胃复安.试用ATP治疗,必要时放置胃托.中药补中益气丸也有一定疗效.另外,患了浅表性胃炎也可考虑中医的针灸疗法,临床上常选用内关,中脘,足三里,阳陵泉等穴.痞满甚者,加刺膻中,章门;情志抑郁者,加刺期门,太冲;上腹痛甚者,加上脘,梁丘;食滞者加解溪;长期消化不良者,加刺下脘,胃俞,脾俞.亦可采用灸法,选用中脘,足三里,胃俞,脾俞等穴,使用艾条灸或隔姜灸,均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当然也可吃些中成药荆花胃康胶囊或葵花胃康灵胶囊的.
2015-12-26 09:3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