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无故烦躁是否为抑郁症,是否健康
我最近心情不是很好,其实家里也没发生什么事,自己也不明白这是怎么了,总是心情很烦躁,好像是人常说的抑郁症一样,我自己也很担心,这样是不是不健康。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崔立静 医师
中原油田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光明医院
一级
内科
-
心情无故烦躁不一定是抑郁症,但这种情况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如压力、激素变化、睡眠问题、环境影响、心理障碍等。 1.压力: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压力可能让人心情烦躁。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不良反应。 2.激素变化:例如女性在生理期、孕期或更年期,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影响情绪。 3.睡眠问题: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导致大脑无法得到充分休息,影响情绪调节。 4.环境影响:嘈杂、拥挤、不舒适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也可能使人心情不佳。 5.心理障碍:某些心理障碍,如焦虑症、轻度抑郁症等,初期可能表现为莫名的烦躁。 如果心情无故烦躁的情况持续较长时间且严重影响生活,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可到正规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诊。
2025-01-16 23:2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心理健康的定义[关键词]心理青春期青少年 对于心理健康,历来有许多的看法,从不同的侧面来描述怎样才能叫做心理健康。我们的看法是,心理健康是建立在生理健康的基础上的,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应将心理健康纳入到总体健康的定义中去。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由此可知,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结合的。当人体在这几个方面同时健全,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概念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细则: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有弹性。其中前四条为心理健康的内容,后六条则为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生理、形态)。
2015-12-17 13:5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
2015-12-17 05:3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一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 二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三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四人际关系和谐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2015-12-16 19:2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