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患胃癌后消瘦且饭量减少,该怎么办?
公公这次胃一直不舒服去检查发现得了胃癌,他整个人一下就瘦下来了,饭量也大不如以前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担心害怕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我公公才退休本来可以享享清福了没想到得了胃癌,不知道能活多久。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公公患胃癌后出现消瘦和饭量减少的情况,可能与肿瘤消耗、心理因素、治疗副作用、消化功能下降、营养吸收障碍等有关。 1. 肿瘤消耗:胃癌细胞的生长会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导致身体消瘦和食欲下降。 2. 心理因素:得知患癌后产生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可能影响食欲。 3. 治疗副作用:如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影响进食。 4. 消化功能下降:胃癌可能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导致食物不能充分消化,从而影响食欲。 5. 营养吸收障碍:胃癌可能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使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 对于公公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饮食调整,保持良好的心态,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2025-01-17 05:26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黄飞龙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妇产科
-
主要依靠胃癌的内镜诊断、CT检察、内镜超声。如果大家在生活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配合医生采纳胃癌的诊断方法进行确诊,从而就病情进行及时的治疗。
2015-12-17 01:0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期胃癌的最有有效的检查方法有两个:一是内镜检查法另一个是超声内镜检查 1.内镜检查法 早期胃癌并不具有特异性临床症状,所以对40岁以上,有明显消化不良症状或癌前期病变患者,应常规作胃镜检查。与影像学检查比较,内镜具有显著优势。它可以直接观察病变形态,视野阔,分辨力强,活检准确率高。2.超声内镜检查 增加了内镜的诊断范围,同时缩短了超声探头与靶器官的距离,使超声分辨率更高。超声胃镜检查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准确率达90%,判断癌种类型以及浸润深度的准确率可达70~80%。超声内镜还有助于发现早期胃癌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2015-12-16 21:46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对于胃癌怎么确诊一定要重视,你提到胃癌怎么确诊你解答如下.您好,没有扩散的话,属于早期,首选手术,但手术只是切除局部肿瘤本身,术后继续巩固治疗非常重要,术后可以配合抗肿瘤中成药口服液,加快恢复元气,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减轻痛苦,巩固加强手术成果.消除手术无法切除的微小病灶和残余肿瘤细胞,治疗效果好的可以长期不复发。
2015-12-16 12:3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吴志全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二级甲等
儿科
-
你好,得了胃癌能活多久依据个人的身体素质和后期的治疗,如果配合治疗做好保养,有些人活了很多年,主要是生活上面多注意同时保持身心愉悦,如果不是胃癌晚期,不用太过担心忧郁,合理健康的饮食积极治疗,是能生活好几年。胃癌的治疗是个系统的过程,涉及到很多因素,总的来说,胃癌晚期能活多久,换句话说胃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期有多长,主要取决于治疗方法是否得当以及病人的身体机能。此外,胃癌晚期患者及家属应多了解胃癌晚期的治疗知识,多和主治医师交流,对胃癌晚期生存期的延长有帮助。
2015-12-16 11:28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是胃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世界上胃癌发病率约17. 6/10万,据统计占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肿中占第三位。男性居多,男女患者比例为2~3: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统计,42%的胃癌患者在我国,其原因可能与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等因素有关。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大弯、胃小弯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绝大多数胃癌属于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或出现上腹不适、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胃慢性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国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仍较低。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