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周半男孩疑似抽动症,用药是否影响发育智力?
我小孩是不是抽动症,这些药对他发育育智力上是否有影响?我小孩男现在5周半,今年上半年在幼儿园经常很好动,5月底时眼睛很会闭,去眼科看了,眼科医生说他有倒睫,还有就是眼皮内会经常红,心理科做了各方面的检查血项微量元素等,脑电图,心里测试都正常,六月初时发现有两眼经常闭,还伴有头摇,医生开了泰必利,肌苷片,赖氨酸肌醇B12口服液,吡拉西坦片,地牡宁没有去幼儿园上课,在家里休息三四天,那些症状又好很多,又去上学,,刚上两天学又开始了,这样我又让他在家里休息,过了几天又有点好转,这样反复,开始快放假了就让他提前放假去乡下休息,现在头不会摇了,只是有时眼睛还会闭,从发病开始到现在药都是一直吃药有一个多月了,没有停过.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秦仲微 主任医师
锦州不孕不育医院
发育行为科
-
早期的抽动症表现为简单性、不随意性的运动抽动,一般很少会发生单纯发声抽动。患儿会从眼部和面部抽动开始,有频频眨眼、挤眉、咬唇、张口、摇头、耸肩等异常行为,而单纯发声抽动会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咳嗽、清嗓、发出哼声等。患儿的这些行为表现症状会逐渐波及全身各个部位,有些症状还会不间断到成年或更久。
2016-07-05 11:41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神经精神障碍,表现多样。对于您孩子的情况,需综合判断。所用药物泰必利、肌苷片、赖氨酸肌醇 B12 口服液、吡拉西坦片等,一般在合理使用下对发育智力影响较小,但也需密切观察。抽动症的病因复杂,包括遗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因素等。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1. 抽动症病因: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等失衡可引发症状;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等也可能导致抽动症。 2. 药物作用:泰必利可调节神经功能;肌苷片有助于改善代谢;赖氨酸肌醇 B12 口服液能补充营养。 3. 用药观察:虽然这些药物通常较安全,但个体差异存在,要观察孩子有无异常反应。 4. 病情变化:抽动症状可能会因环境、情绪等变化而波动。 5. 综合治疗:除药物外,心理治疗、家庭支持对康复也很重要。 总之,孩子目前的情况需要持续关注,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症状和反应调整治疗方案。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其恢复健康。
2025-01-14 12:11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有抽动症孩子的家长要帮助孩子排除紧张感和恐惧感。家长要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孩子生活在平静和自信的气氛中。无论他的动作如何使人生气,既不要注意他的样子,亦不要模仿他、取笑他。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有兴趣的游戏和活动,转移其注意力。体育活动会帮助孩子摆脱自己的封闭状态,振作精神,完全放松。治疗,以氟哌啶醇同时并用中药龟-龙脑康为首选药物可达明显的疗效
2015-12-14 23:02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孔书雪 医师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内科
-
抽动症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随着病情进展,抽动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常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消失。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均为控制症状,进行病因治疗的尚无报道。动物脑子及骨髓:蒸煮均可,常食可益肾填髓,提高注意力及记忆力。。
2015-12-14 18:47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