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胆红素生成超过肝脏代谢能力而引起的黄疸。它对婴儿的危害包括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引发贫血、损害肝脏功能、增加感染风险、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等。 1. 神经系统发育:胆红素过高可损伤婴儿的神经细胞,影响智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的发育。 2. 贫血:红细胞大量破坏会导致贫血,使婴儿出现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 3. 肝脏功能损害:长期的高胆红素血症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和解毒功能。 4. 感染风险增加:患儿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 5. 胆红素脑病:这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总之,溶血性黄疸对婴儿危害较大,一旦发现,应及时治疗,以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家长要密切关注婴儿的皮肤颜色、精神状态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025-01-09 11:55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蕾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溶血性黄疸: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产生溶血性黄疸。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不同血型输血后的溶血以及蚕豆腐、伯氨奎啉、蛇毒、毒覃、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由于大量红细胞的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性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的水平而出现黄疸。
2015-12-09 11:53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申兰阔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溶血是指红细胞非自然衰老而提前遭受破坏的过程溶血伴有的黄疸称溶血性黄疸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大类遗传性即先天性溶血多因红细胞内外结构与功能缺陷或酶缺乏有关溶血发生后有无黄疸决定于溶血程度外还和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关对新生儿危篱害可能很大严重者可能发生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2015-12-09 01:57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建国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溶血性黄疸: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产生溶血性黄疸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不同血型输血后的溶血以及蚕豆腐、伯氨奎啉、蛇毒、毒覃、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由于大量红细胞的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性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的水平而出现黄疸
2015-12-09 00:5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溶血性黄疸: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产生溶血性黄疸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后天性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不同血型输血后的溶血以及蚕豆腐、伯氨奎啉、蛇毒、毒覃、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由于大量红细胞的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性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的水平而出现黄疸。
2015-12-09 00:41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