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有胃病现查出胆囊癌且有肺转移倾向咋办
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就有胃病,这两年快退休了,所以养的比较好已经很久没有发过病了,但是最近这段时间我父亲总是食欲不振人都廋了不少,就去医院检查了,说是患有胆囊癌,而且还挺严重的有向肺部转移的倾向。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胆囊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当出现肺部转移倾向时情况较为复杂。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同时要注意患者的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治疗反应等都会影响预后。 1. 疾病介绍:胆囊癌是发生在胆囊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出现腹痛、黄疸等。肺部转移倾向意味着病情可能进展。 2. 治疗方案: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如胆囊切除术、转移灶切除术。化疗常用药物有吉西他滨、顺铂、氟尿嘧啶等。放疗可辅助控制肿瘤。 3. 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如瘦肉、蔬菜、水果。 4. 心理护理: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需及时疏导。 5. 定期复查:监测肿瘤变化,包括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 胆囊癌伴有肺部转移倾向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乐观心态,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2024-12-16 06:29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基因免疫冲击逆转疗法”是通过“唤醒”人体自身的一种很少使用的免疫防御系统,抑制癌症患者体内肿瘤的血流量,修复受损的细胞,使癌细胞恢复为正常细胞。在治疗癌症时,传统药物一般使用消除致病蛋白质的方法,而“基因免疫冲击疗法”则通过核糖核酸干扰(RNAi)疗法直接阻止细胞生成致病蛋白质。
2015-12-07 21:1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华卿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中医科
-
胆囊癌发病生长迅速,易早期扩散,其转移途径有3种: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和直接浸润。大约25%的胆囊癌可穿透播散到邻近器官,包括胃、十二指肠、结肠和腹膜。血行的远隔转移,常累及肺、骨骼和肾脏。
2015-12-07 17:2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鲍小华 主治医师
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卫生院
其他
内科
-
胆囊癌转移的途径: 胆囊癌可多种途径播散,包括直接侵犯、淋巴、血行、沿神经血管丛播散、腹腔内种植及胆管腔内播散等。直接侵犯(肝脏及周围脏器)和淋巴转移是胆囊癌的主要转移方式。在确诊的胆囊癌病例中,癌肿局限在胆囊壁仅约25%,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或侵犯肝脏等邻近脏器35%,40%存在远处淋巴结或脏器转移。 1.直接侵犯占65%-90%,因胆囊床一侧的胆囊壁没有浆膜层,胆囊癌通过胆囊床直接侵犯肝(第N和V肝段)比较多见。同时由于胆囊静脉丛直接回流入附近的肝,癌肿既可沿血管神经丛直接侵犯肝实质,晚期也可经血行途径引起肝内远处转移或远处脏器转移。癌肿可直接侵犯胆囊周围邻近脏器(胆总管、胃窦、十二指肠、胰腺和横结肠等),或经血管神经丛沿肝十二指肠韧带上下蔓延,直接侵犯肝外胆管或肝门周围淋巴结转移压迫胆总管而致梗阻性黄疸。 2.淋巴转移占40%-85%。当胆囊肌层受犯时,即可出现淋巴结转移,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的模式和范围与胆囊的淋巴引流途径是一致的。淋巴结转移绝大多数首先发生在胆囊管淋巴结,其次是胆总管周围淋巴结和肝门淋巴结,最后转移至其他区域淋巴结:胰腺周围、「二指肠旁、门静脉周围、腹腔千、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等。少数可逆行向上转移至沿肝门部。 3.血行转移占20%-25%,经胆襄深静脉回流至肝方叶,表现为近原发灶处肝内局部肿块,伴或不伴卫星结节;肺转移较少见。 4.沿神经蔓延占10%-15%。可沿胆囊壁内或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神经丛蔓延。 5.胆管内播散少见,肿瘤沿胆囊颈管下行至胆总管,在颈部和胆总管内壁种植,癌组织也可脱落进入胆总管,造成梗阻性黄疸。 6.腹腔种植少见,胆囊癌破溃或穿孔致腹腔广泛种植。这时候的患者可能已经不能进行手术治疗了,放化疗又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副作用,所以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治疗。
2015-12-07 16:47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胆囊癌发病生长迅速,易早期扩散,其转移途径有3种: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和直接浸润。大约25%的胆囊癌可穿透播散到邻近器官,包括胃、十二指肠、结肠和腹膜。血行的远隔转移,常累及肺、骨骼和肾脏。
2015-12-07 11:3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