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新生儿粒细胞缺乏症用药后能否恢复
天新生儿,早产{七个半月生},出生时粒细胞值是(1.7),现出生20天,九月十号查出粒细胞低于正常值,一直落到(0.4),被医院定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从出生就在温箱,一直用抗菌消炎药(肖君灵),十号用了一种好的抗菌的药,十一号查值升到1.0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如果真是这种病,用抗菌的药这个值掉下来还能往上升吗?还是医院确诊有误?如果真是这种病,请问能治吗??(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早产新生儿出现粒细胞缺乏症,使用抗菌药物后粒细胞值有变化。这涉及疾病本身特点、治疗效果、个体差异、药物作用及后续发展等多方面因素。 1. 疾病特点: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在新生儿中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早产、感染、遗传因素等。早产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出现粒细胞异常。 2. 治疗效果:抗菌药物的使用旨在控制感染,部分患儿用药后粒细胞值会逐渐恢复,但也有部分恢复较慢或出现波动。 3. 个体差异:每个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和对药物的反应不同,这会影响粒细胞值的恢复情况。 4. 药物作用:不同的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和效果有差异,有时需要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5. 后续发展:即使粒细胞值暂时上升,仍需密切监测,因为病情可能会有变化。 总体来说,早产新生儿粒细胞缺乏症经治疗后粒细胞值有恢复的可能,但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判断,持续监测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
2024-12-15 20:03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许宗彦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病情分析: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enia)是由于周围血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ANC)减少而出现的一组综合征。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绝对值随年龄而异,在足月新生儿为8×109/L(8000/mm3),早产儿为6×109/L,生后1~2个月低限为2.5×109/L,至1周岁时正常低限为1.5×109/L,此值直至成人期皆为正常低限。成人及儿童的ANC低于1.5×109/L,生后2周至1岁的婴儿ANC低于1×109/L时,即可诊断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祛除病因:物理或化学物质如放射线、重金属、苯、药物等引起骨髓抑制或骨髓细胞损伤者,应立即祛除病因,当停止上述原因之后,一般于2周内逐渐恢复骨髓造粒细胞功能,单核细胞最早出现,此为先兆,数日后粒细胞逐渐增多。各种感染,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应积极控制感染和采取对症措施,待感染控制致后粒细胞可逐渐恢复。
2015-12-07 00:50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中粒细胞少一般是没什么关系的,这个并不是疾病的表现,您不用担心,孩子有病毒感染的话可以抗感染治疗就可以了
2015-12-06 15:20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