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小儿感冒后咽喉红肿咳嗽,如何治疗?
同事的一个小儿子两岁了,感冒后就一直有咳嗽的现象,一直服用药也没有起到作用,同事都好担心,请问一下爱心,小儿经常咽喉红肿咳嗽,怎么治疗啊?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史东岳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小儿感冒后咽喉红肿咳嗽,可能是病毒或细菌感染、过敏、环境刺激、呼吸道结构异常、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所致。治疗方法包括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避免过敏原、改善环境、增强免疫等。 1. 感染因素:病毒感染一般具有自限性,可通过多喝水、多休息缓解。细菌感染则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等,但需遵医嘱。 2. 过敏因素:明确过敏原并避免接触,必要时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 3. 环境刺激: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清洁,避免烟雾、粉尘等刺激。 4. 呼吸道结构异常:如腺样体肥大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5. 免疫功能低下:可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补充维生素等增强免疫。 小儿咽喉红肿咳嗽原因多样,治疗需综合考虑。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症状,若咳嗽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儿科或呼吸科就诊。
2024-12-12 23:51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增沛 主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五官科
-
咳嗽可以给宝宝吃"新博林"管消炎的咳嗽并且痰多咳不出来,该宝宝吃孩子专用的"沐舒坦"还可以给宝宝吃些VC片,要注意用量不能太多了,提高宝宝的抵抗力的."艾畅"也是可以给宝宝吃的!由于小儿身体各部发育未全,抵抗力低很容易着凉感冒。祖国医学认为小儿空疏、卫气不固,对于寒热不知调节,容易感受时邪病毒而患感冒。针对导致感冒的病因和临床表现不同,可选用以下中成药:风寒感冒:特点是发热轻,怕冷重,流清水鼻涕、打喷嚏、咳嗽、无汗,舌苔薄白。对这类感冒,应以辛温解表为主,选用”九宝丸”。因为九宝丸中有麻黄、苏叶、葛根能发汗而解表邪;桔梗、前胡、枳壳能宣肺利气化痰。所以它是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的理想药。周岁以上的小儿每次服3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的小儿可酌情减量。风热感冒:特点是发热重,怕冷轻,有微汗,咽部干红,鼻塞,舌苔微黄。选用具有辛凉解表作用的中成药,如”小儿感冒冲剂”或”妙灵丹”。因为小儿感冒冲剂中含有藿香、薄荷、菊花、连翘、白薇、大青叶、板蓝根、地骨皮、生地、生石膏等清热解毒及透表之品,对风热感冒、流感有很好的疗效。用法是:一岁以内每袋分4次,1—3岁每袋服3次,4—7岁每袋服2—3次,8—12岁每次服一袋。日服2次,用热开水冲服。由于方中的薄荷、桑叶、银花、连翘能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浙贝、杏仁、桔梗、黄芩能清肺热化痰止咳;生地、生石膏能滋阴退热,生津止渴;勾藤、僵蚕、蝉退能平肝熄风止惊;天竺黄、胆南星、豁痰止喘;麝香、冰片能芳香开窍,朱砂能镇静安神;甘草调和诸药。所以它是治疗风热感冒伴有烦躁、高热、抽风等病例的良药。用法是,每次服1.5克(1丸),日服2次,薄荷煎汤或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的小儿,酌情减量。暑湿感冒:多发生于夏季,特点是发热、身倦无汗、头晕、头胀、口渴喜饮、恶心呕吐、腹泻、小便短而黄、舌苔黄腻。对此应选用清暑解表、健胃化滞的中成药,”香苏正胃丸”。因为方中的藿香、香薷、苏叶能解表祛暑;厚朴、枳壳、陈皮、砂仁能理气化湿,和胃止呕、消胀;茯苓、扁豆、滑石能健脾清热利水;神曲、麦芽、山楂能健胃消食化滞;甘草能益脾和中,所以它是治疗暑湿感冒的首选药。用法:每次3克(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周内小儿,酌情减量。目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大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疼、流涕等。家长应该让孩子多休息,多喝白开水,服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如小儿感冒清热冲剂、双花口服液、祛痰灵等。如发烧可服百服宁、泰诺等,一般5到7天就好了。如果患儿发病3天后病情仍在加重,精神不振,持续发烧,就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必要时口服抗菌素或输液治疗。咳嗽是儿童最常见的病症,儿童身体抵抗防御能力尚未健全,外感风寒或风热等时,最易引起咳嗽。风寒咳嗽:因感寒受凉所致,治疗以疏风散寒为主,宣肺止咳为辅,常用金沸草散治疗。食疗:紫苏9克,陈皮9克,白萝卜汁12克,用水一碗煎成半碗,加红糖一汤匙,趁热温服,适用于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由感受风热所致,宜疏风清热为主,肃肺止咳为辅,常选用桑菊饮治疗。食疗:鸭梨一个去核,杏仁9克,冰糖15克,水煎服,适用于风热咳嗽。预防与护理:加强锻炼,增强抗病能力。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秋冬季节注意胸腹部保暖。病后多喝水,不宜吃油腻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尘烟、油气等刺激
2015-12-05 06:15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