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多处淋巴结肿大应如何治疗
在两耳下靠颈部处可用手触摸到多个淋巴结块,近日发现靠两耳后的颈处各有一结块肿大,无疼痛感,去医院作了如下检查:(一)血液学化验:血红蛋白浓度105(参考值110—140);RBC压积0.337(参考值0.38—0.50);平均RBC体积75.6(参考值82—100);平均RBC血红蛋白含量23.5(参考值27—34);平均RBC血红蛋白浓度312(参考值320—360);中性粒细胞比值0.296(参考值0.50—0.70);淋巴细胞比值0.704(参考值0.20—0.40);淋巴细胞绝对数5(参考值1.0—4.9);涂片分类中性分叶核细胞29(参考值50—70);涂片分类淋巴细胞68(参考值20—40);其余项目的测定值均在参考范围内。(二)CR检查:两肺、心膈未见异常。(三)彩色超声检查:[超声描述]双侧颈部探及多个低回声实性光团,呈串珠状排列,右侧最大约18X10mm,左侧最大约16X9mm,边界清,内见淋巴门结构,CDFI:内见较丰富点状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双侧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请结合临床。请问上述病例该怎样治疗?恳请专家赐教,不胜感激。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治疗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病因、症状、检查结果、患者身体状况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等。 1.病因诊断:首先要明确导致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常见原因有感染(如细菌、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需要进一步检查,如淋巴结活检等。 2.症状观察:关注淋巴结的大小、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等。如果短期内迅速增大、质地变硬、活动度差或伴有疼痛,要警惕病情变化。 3.感染治疗:若是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病毒感染则以对症治疗为主。 4.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5.肿瘤治疗:如果是恶性肿瘤转移导致,需根据肿瘤类型和分期进行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总之,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治疗需要明确病因,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025-01-08 02:5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应该是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多提示在肿大淋巴结周围有慢性或急性的炎症或感染,通常见于细菌、病毒、炎症,上火、结核等原因所致。
2015-11-24 16:46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增多定又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增加,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个标准差以上,年龄大于1个月的儿童和各年龄组成人中性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计数大于7.5×10^9/L ,小于1个月的婴儿大于26×10^9/L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