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冠脉造影结果显示的病变如何应对
2010年发病2012年冠脉造影描述:[左前降支自开口闭塞,TIMIO级。回旋支近段(累及左主干)长局限性狭窄病变,程度约百分之八十,TIMI血流三级]
-
回答5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俊相 住院医师
威县妇女儿童医院
二级甲等
外科
-
对于 2012 年冠脉造影呈现的左前降支和回旋支病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病变特点、症状表现、患者整体健康状况、治疗方法选择以及后续的康复护理等。 1. 病变特点:左前降支自开口闭塞,TIMI 0 级;回旋支近段(累及左主干)长局限性狭窄约 80%,TIMI 血流 3 级。 2. 症状表现: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 3. 患者整体健康状况:评估有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以及肝肾功能等。 4. 治疗方法选择: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等;介入治疗如支架置入;必要时进行冠脉旁路移植术。 5. 后续康复护理:包括饮食调整,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增强心肺功能;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总之,对于这种冠脉病变,应综合评估,采取个体化的治疗和康复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2025-01-08 12:23
-
-
回答4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起涛 主治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这个情况比较严重,应该到大医院心内科安装支架治疗。不能仅仅使用药物治疗。
2015-11-25 05:32
-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孟庆福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通常在发作前有一些先兆症状出现的,如心绞痛发作时间延长、发作的次数增多,疼痛性质发生变化等。当出现上述警报信号时,应立即去医院检查,并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劳累、负重、情绪变化或受刺激等,有条件者可实行氧疗或心电图监测。治疗主要包括止痛、心肌再灌注、消除心律失常、治疗并发症等。长期口服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对抗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有预防心肌梗塞复发的作用。
2015-11-24 19:4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生活习惯改变: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等。规范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再缺血事件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药物外建议服用疏通微循环的多肽地龙,天然的膳食营养调理品,避免过多用西药给身体造成的副作用而对于部分血管病变严重甚至完全阻塞的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血管再建治疗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2015-11-24 18:43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郭立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您好,一般治疗方法: 1、监护和一般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1)休息卧床休息1周,保持环境安静。 (2)吸氧鼻管面罩吸氧。 (3)监测,对ECG,BP,R监测至少5~7天,必要时监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压。 (4)护理 2、解除疼痛常用药物: ①哌替啶肌注或吗啡皮下注射,最好和阿托品合用。 ②轻者可用可待因或罂粟碱 ③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用或静滴,注意心率加快和低血压。 ④中药制剂 ⑤心肌再灌注疗法亦可解除疼痛 3、再灌注心肌起病3~6小时内,使闭塞冠脉再通。 (1)溶解血栓疗法常用尿激酶,链激酶,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怎样判断血栓溶解)。 (2)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急性心肌梗死 4、消除心律失常。①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用利多卡因,情况稳定后,改用美西律。 ②心室颤动时,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药物治疗室性心动过速不满意时,及早用同步直流电复律。 ③缓慢的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静注。 ④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宜用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 ⑤室上性心律失常药物不能用洋地黄,维拉帕米控制时,用同步直流电复律或用抗快速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 5、控制休克 (1)补充血容量:右室梗塞,中心静脉压升高不一定是补充血容量的禁忌。(2)应用升压药(3)应用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硝酸甘油等(4)其他对症治疗,纠正酸中毒保护肾功能,应用糖皮质激素。 6、治疗心力衰竭梗死发生后24小时内宜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制剂,右室梗塞慎用利尿剂。 7、其他治疗 (1)促进心肌代谢药物,Vitc,辅酶A,细胞色素C,VitB6等。 (2)极化液疗法,氯化钾,insulin,葡萄糖配成,促进心肌摄取和代谢葡萄糖。 (3)右旋糖酐40或淀粉代血浆 (4)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前壁心梗伴交感神经亢进,可防止梗阻范围扩大。 (5)抗凝疗法,华法令等,同时监测凝血酶原时间。 8、恢复期处理恢复后,进行康复治疗,逐步作适当的体育锻炼。 9、并发症的处理急性心肌梗死 ①栓塞:溶解血栓,抗凝 ②心室壁瘤:手术切除或同时作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③心脏破裂和乳头肌功能失调:手术治疗。 ④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10、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处理 ①低血压无左心衰时宜扩张血容量,无效时用正性肌力药。 ②不宜用利尿剂 ③房室传导阻滞:临时起搏 11、无Q波心肌梗死的处理措施与有Q波心梗基本相同,地尔硫艹卓,阿斯匹林联用可降低再梗塞率。 心肌梗塞发生比较突然,症状危重是中年人猝死的原因之一。但如能早期治疗,效果较好。一般心肌梗塞前都有先兆症状,应密切观察。初发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逐渐频繁,或休息时也发作,发作的持续时间延长或突然加重,休息与药物治疗不如原先有效。剧烈胸痛的同时伴有出冷汗、烦躁不安、恐惧、面色苍白等往往是心肌梗塞的先兆。没有明显原因的气喘、突然不能平卧、脉搏过快、过慢或不齐、血压下降、出汗、四肢发冷、“胃痛”呕吐或意识不清,也应警惕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2015-11-24 13:39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种急症。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发生的局部坏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如果冠状动脉闭塞较慢,侧支循环形成较好,则可不发生心肌梗死。非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如冠状动咏栓塞、冠状动脉炎、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开口、冠状动脉先天畸形、心肌桥等,均会导致心肌梗死。本病在欧美常见,美国35~84岁人群中年发病率男性为71‰,女性为22%。;每年约有8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45万人再梗死。在我国本病远不如欧美多见,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尔滨、黑龙江、上海、广卅等省市年发病率仅0.2‰~0.6‰,其中以华北地区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