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女孩疑似少儿多动症如何有效治疗
少儿多动症怎么治疗好呢?我女儿今年8岁了,看着挺聪明的,做什么事都头头是道,但是就读不了书,现在读一年级,学习也不好,让我煞费心,有人说她是少儿多动症,因为她从来安不下心来做任何事,整天就是奔奔跳跳的静不下来,也不知她在想什么,我真的很难过,求专家给我提一下建议吧,谢谢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少儿多动症怎么治疗好呢?
-
回答3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任立存 主治医师
重庆渝都生殖医院
其他
内科
-
少儿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发病与遗传、神经递质失衡、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和大脑发育异常等有关。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家庭和学校干预等。 1.遗传因素:多动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多动症患者,儿童患病风险可能增加。 2.神经递质失衡:大脑中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失衡可能导致多动症的发生。 3.环境因素:如孕期母亲吸烟、饮酒,儿童出生后暴露于铅等有害物质,或生活环境不良等。 4.心理因素: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压力大的心理状态,可能引发多动症。 5.大脑发育异常:大脑额叶发育迟缓或功能异常,也可能是多动症的原因之一。 6.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哌甲酯、托莫西汀、可乐定等,但需遵医嘱使用。 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孩子认识和改变不良行为。 行为治疗:通过制定规则、奖励机制等,矫正孩子的行为。 家庭和学校干预: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总之,对于疑似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要积极配合,共同帮助孩子改善症状,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025-01-06 06:34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针对少儿多动症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少儿多动症为你解答如下:多动症的临床表现:1.注意障碍患儿注意力难以集中,干什么事情总是半途而废,即使是做游戏也不例外。环境中的任何视听刺激都可分散他们的注意。患儿进小学后,在课堂上症状表现更为明显,坐在教室里总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集中注意听讲的时间很短。2.活动过度患儿往往从小活动量就大,有的甚至在胎儿期就特别好动。随着出生后身体机能的发展更显得不安分。学会了走就不喜欢再坐,学会了爬楼梯后就上下爬个不停。多动症儿童中约有一半会出现动作不协调,不能做系纽扣、系鞋带等精细动作,不会用剪刀。另外还可能出现斜视;发音不清、常流口水等行为特征。3.感知觉障碍表现为视觉运动障碍、空间位置知觉障碍、左右辨别不清,经常反穿鞋子,听觉综合困难及视觉一听觉转换困难等。4.情绪和行为障碍多动症患儿情绪不稳,极易冲动,对自己欲望的克制力很薄弱,一兴奋就手舞足蹈,忘乎所以,稍受挫折就大发脾气、哭闹。他们在学校会经常主动与同学争吵或打架,行为冲动而不顾及后果。如不顾危险从高处跳下;想喝水时不顾杯子里的水是凉是烫,抓起就喝。这些冲动有时会导致一些灾难性的行为结果。5.社会适应不良患儿常表现为个性倔强,不愿受别人制约或排斥小伙伴,所以很难与其他同龄儿童相处,不得不常找比自己年龄小的儿童游戏。6.学习困难虽然多动症儿童的智力大多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学习成绩却普遍很差。由于他们上课、做作业都不能集中精神,情绪容易波动,这就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效果。感知觉方面的一些障碍也会导致一些学习困难,如视觉-听觉转换障碍会使患儿阅读困难,而空间位置知觉障碍和左右辨别不清会使儿童在学习算式和一些算术符号时发生困难。写字、画画、手工等学习活动也会受到这些感知障碍的严重影响,留级生中多动症患儿占了相当的比例。病因: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有人认为:多动症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不能及时传递而造成的一种病态.脑组织器质性损害大约85%的患儿是由于额叶或尾状核功能障碍所致,包括:(1)母亲孕期疾病:高血压、肾炎、贫血、低热、先兆流产、感冒等。(2)分娩过程异常:早产、钳产、剖腹产、窒息、颅内出血等。(3)生后1-2年内,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及外伤的患儿,发生多动症的机会较多。遗传因素大约40%的多动症患儿的父母,其同胞和其他亲属,在其童年也患此病,单卵孪生儿中多动症的发病率较双卵孪生儿明显增高,多动症同胞比半同胞(同母异父、异母同父)的患病率高,而且也高于一般孩子,上述几点均提示遗传因素与多动症关系密切。其他因素近年,许多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使外界环境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是当前造成儿童多动症(注意力涣散、多动)的原因之一。另外,吃了食物中的人工染料,摄入含铅量过度的饮食(不一定达到铅中毒)也会导致多动。此外,国内资料表明,在多动症患儿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长中所谓的“严格管教者”占61.7%,放任不管者占3.5%,过分溺爱者占7.05%。国外亦有学者认为,暴力式的管教,会使患儿症状发展,并增加新的症状,如口吃、挤眉、眨眼。而对患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和过于溺爱等,常可能促使症状出现,或使已有的症状加重。抽动症的临床表现:对于抽动秽语综合症,使以眼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自主地单一或复合的肌群抽动.1、挤眼、皱眉、噘嘴、耸肩、摇头、扭颈等。2、四肢以及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3、喉咙部抽动则为异常发音,如似干咳、吼叫、吭吭声等。4、抽动症可在短时间内受抑制控制在应激下加剧,睡眠时消失。病因:儿童多种抽动症的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精神因素、躯体因素、遗传因素、神经递质代谢障碍、发育问题有关。目前一般认为抽动症的发生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基础,其表现形式明显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症状的波动则和精神紧张因素有关。极少数患儿经过一段时间的部分缓解后发展为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症或Tourette综合征,而后两者之间可能有一定的遗传相关性,因为它们常常共发于同一个家族
2015-11-23 02:28
-
-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希弘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全科
-
小儿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可伴有学习困难等表现。少儿多动症的治疗最好是结合心理治疗,具体的用药要到儿科或精神科开处方。千万不要认为治不治没关系,多动症是不会自己痊愈的
2015-11-23 01:04
-
其他网友提过类似问题,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