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科普 > 正文

十个月宝宝睡觉哭闹,中医有妙招!

2025-04-10 13:20:22      家庭医生在线

十个月宝宝睡觉哭闹,中医可通过按摩推拿、中药调理、艾灸、捏脊、食疗等方法来改善。

1. 按摩推拿:按摩推拿是中医常用的方法。比如揉腹,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能促进肠胃蠕动,缓解消化不良、积食等引起的腹部不适,从而减少宝宝睡觉时哭闹。还可以按摩小天心穴位,小天心位于手掌大鱼际与小鱼际交接处的凹陷中,按揉此穴位有清热镇惊、利尿、明目等作用,有助于宝宝安神入睡。

2. 中药调理:一些中药也可起到调理作用。例如小儿七星茶颗粒,由薏苡仁、稻芽、山楂、淡竹叶、钩藤、蝉蜕、甘草等组成,有开胃消滞、清热定惊的功效,可改善宝宝积滞化热、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烦躁易惊、夜寐不安等症状。还有保和丸,主要成分有山楂、神曲、半夏、茯苓等,能消食、导滞、和胃,对食积停滞、脘腹胀满等导致的睡眠问题有帮助。另外,健儿清解液,由金银花、菊花、连翘、山楂、苦杏仁、陈皮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滞和胃的作用,可缓解宝宝因内热、积食等引起的睡眠不安。使用中药需遵医嘱。

3. 艾灸:艾灸特定穴位也能起到一定效果。比如艾灸神阙穴,神阙穴即肚脐,艾灸此穴位可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但艾灸时要注意温度和距离,避免烫伤宝宝皮肤。

4. 捏脊: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从宝宝尾骨开始,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一直捏到项枕部。捏脊能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宝宝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体质,进而改善睡眠。

5. 食疗:可以给宝宝制作一些有助于安神的食疗方。比如百合莲子粥,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莲子能养心安神、益肾涩精、补脾止泻,两者一起煮粥,适合睡眠不安的宝宝食用。还有小米红枣粥,小米有和中益肾、除热、解毒的功效,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此粥能起到一定的安神助眠效果。

对于十个月宝宝睡觉哭闹的情况,中医有多种方法可以尝试。按摩推拿、中药调理、艾灸、捏脊和食疗等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功效。但在运用这些方法时,若宝宝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儿科或中医科就诊,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