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百度mip专家冠名文章 > 精编文章 > 正文

母乳性黄疸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2024-01-26 12:04:00      

母乳性黄疸主要是发生于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会导致皮肤或者是大便发黄等症状,母乳性黄疸的处理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应该到正规医院的新生儿科或者是儿科就诊,明确症状的严重程度,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

一、一般治疗:包括日常观察、合理喂养、晒太阳等。

1、日常观察:母乳性黄疸主要是发生在新生儿出生的2天到5天,如果症状不明显,需要做好日常观察,观察黄疸的严重程度以及变化。

2、合理喂养:需要注意合理喂养,可以增加喂养的次数,能够保证新生儿摄入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有助于病情恢复。

3、晒太阳:平时可以适当晒太阳,尽量裸露在温和的太阳光下,能够加速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到20分钟。

二、药物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茵栀黄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促进胆红素的吸收。

三、物理治疗:如果母乳性黄疸的症状严重,可以通过光疗的方式改善,主要是利用光照的作用,能够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从而能够排出体外。

在治疗期间需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可以关注母乳性黄疸的恢复情况,平时还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导致便秘,以免影响到胆红素代谢。

本文指导医生:
欧阳颖
擅长疾病:
从事儿科及新生儿专科临床工作30年,擅长新生儿危重症及超早产儿的救治,抢救成功23-24周的超早产儿... [详细]

(责任编辑:苏雅婷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母乳性黄疸的处理方法和饮食注意事项

目前母乳性黄疸缺乏诊断手段,往往在排除了其它引起新生儿黄疸产生的病因后才能确诊。临床上对于血清胆红素超过12~15毫克/分升(205.2……详细>>

母乳性黄疸

一般新生儿黄疸2-3周便会消退,但以母乳为主的宝宝,则会持续1-2个月。这是因为宝宝喝下母乳后,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而产生脂肪酸。脂肪酸……详细>>

母乳性黄疸

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详细>>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防治

正常足月新生儿,在出生3天出现黄疸,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胆红素不超过12mg/dl,早产儿可以持续2-3周,这是生理性黄疸……详细>>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的酶可以促进婴儿小肠内的可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新生儿宝宝的肠活力又比较慢,当大量的胆红素分离成为未结合……详细>>

  • 江海身

  • 李海松

  • 程怀瑾

  • 方丹波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