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儿科 > 正文

母乳性黄疸的处理方法和饮食注意事项

2014-03-16 20:24:13      家庭医生在线

目前母乳性黄疸缺乏诊断手段,往往在排除了其它引起新生儿黄疸产生的病因后才能确诊。临床上对于血清胆红素超过12~15毫克/分升(205.2~256.5 μmol/L)可试停母乳改为配方奶3~5天,黄疸消退,血清胆红素可以下降原来水平的50%以上,即可诊断为母乳性黄疸。

本病确诊后不需要特殊治疗,对于足月健康儿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在医生的监视下鼓励少量多次喂奶。一旦血清胆红素高于15毫克/分升(256.5 μmol/L)暂停母乳喂养72小时改配方奶。胆红素可以下降原来水平的50%,恢复母乳喂养后,胆红素浓度可轻度升高,而后逐渐降低。在暂停母乳期间,应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证乳汁的充分分泌以便以后继续母乳喂养。对于血清胆红素在15~20毫克/分升(256.5~342.0 12μmol/L)的患儿建议停母乳改配方奶进行光疗。早产儿当血清胆红素到10毫克/分升(171.0μmol/L)即应警惕,及早干预。

美国儿科学会近年来制定的母乳性黄疸的处理办法供参考:

1、补充配方奶+光疗;

2、停母乳+光疗;

3、停母乳不光疗;

4、暂停母乳,改配方奶+光疗。

母乳性黄疸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黄疸患儿应忌食油腻、辛辣等助热生湿的食物,如肥肉、辣椒、韭菜、大蒜、生姜等;

忌食粘糯滋腻的食物,如糯米、桂圆、大枣、荔枝等。

黄疸患儿可适当地多吃冬瓜、西瓜、茭白、田螺、泥鳅、番薯等;

应积极地补充适量的脂溶性维生素,可适当地多吃胡萝卜、菠菜、麦芽、西兰花等。

一般认为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迄今为止很少有胆红素脑病的报告。因为最近有人报告母乳性黄疸有导致轻微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可能,因此对于血清胆红素浓度较高的母乳性黄疸的患儿,尤其是早产儿应密切观察给与适当的处理。

不过早开奶,勤吸奶、保证孩子的奶量,让孩子吃饱以刺激肠蠕动,增加大便排出仍是减少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生的一个好的措施。

(责任编辑:吴敏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怎样确定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的检查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近来多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母乳性黄疸肠肝循环增加有关。一般认为,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详细>>

适合母乳性黄疸的食疗方法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详细>>

宝宝母乳性黄疸有何特点?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其特点有:母乳喂养,足月儿多见。详细>>

母乳性黄疸的检查方法

随着母乳喂养越来越普及,发生黄疸的新生儿也较过去明显增多了。母乳性黄疸是一种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原因到……详细>>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形成的?

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形成的?新生儿出生以后由原来通过胎盘的供应氧气到出生后通过呼吸满足身体对氧的需求,因此不需要胎儿时期大量携带氧气的红血球……详细>>

  • 邝小枫

  • 陆枫林

  • 诸葛宇征

  • 王友凤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