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传染科 > 正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2013-11-20 15:07:35      家庭医生在线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为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所致急性淋巴细胞增生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6岁以下儿童多呈隐性感染或轻型感染,15岁以上感染者多呈典型症状,35岁以上很少患本病。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

全年均可发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口鼻密切接触,飞沫传播很少,但在暴发流行过程中,飞沫传播起主要作用。偶可经输血传染。

典型病例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脾大、周围血中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形淋巴细胞。但不典型病例甚多。

诊断检查:

一、流行病学资料

当地有本病发生,有与本病病人接触史。潜伏期儿童5~15d,成人4~7周。

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发病第1周可正常或稍低,第2~3周升高,达(15~25)×10^9/L,偶可达40×10^9/L,分类以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占优势(占0。 42~0.88),淋巴细胞总数增高,>4.5×10^9/L,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达1.0×10^9/L。其中异型淋巴细胞占0.10时可诊断,≥0。 20可肯定诊断,也有高达0.60~0.90°异型淋巴细胞于发病后4~5天出现,7~10天达高峰,其数值通常>0。 20,持续4~8周,低热1~2个月者仍可达0.10以上。年龄越小,阳性率越高。也有些病例很少或无异型淋巴细胞。

2、骨髓象

增生正常,淋巴及网状细胞正常或增多,亦可见异型淋巴细胞,但无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可排除急性白血病。

3、血清嗜异凝集试验(Paul-Bunncl-David-sohn.P-B-D试验)该试验虽不属EBV特异性试验,但对IM较特异,阳性出现早,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故临床上仍有为诊断IM的重要手段。

4、病毒特异性诊断

EB病毒抗原诊断:临床极少用,需时2周~2月。对急性期IM诊断并不适用。用原位杂交,PCR法及Southem印迹法检出B细胞基因组内的EBV-DNA。方法简单,特异性及可靠性高。

诊断依据: 

①临床有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大、肝功能异常、皮疹等多脏器损害特征,年龄越小,临床表现越复杂。

②外周血淋巴细胞数增多(>0.50),异型淋巴细胞数多(>0.10~0.20)。

③血清嗜异凝集反应经豚鼠肾吸附后仍阳性(抗体滴度40)。

④EB病毒抗体阳性,抗VCA-IgM阳性是确诊急性IM的重要指标。

⑤除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

鉴别诊断:

(1)急性链球菌感染性咽扁桃体炎,渗出物呈黄白色,淋巴结肿大仅限于颈部,咽拭子涂片可见脓细胞,血象中性粒细胞增多,对青霉素疗效良好,可以鉴别。

(2)以淋巴结、肝、脾大为主要表现者要与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及其他淋巴增殖性疾病鉴别。通过骨髓检查,淋巴结活检可证实诊断。

(3)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者要与病毒性脑炎等鉴别,通过仔细的临床观察,血细胞检查及血清学试验与之鉴别。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由各种感染性病毒(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等)、药物过敏等引起临床上与传单表现相似的一组综合征,但其血清嗜异凝集抗体及EBV抗体阴性可鉴别。

(责任编辑:吴敏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如何预防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为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所致急性……详细>>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详细治疗方法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为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所致急性……详细>>

狐臭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我们都需要朋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和身边的人能够相处融洽,然而狐臭就成了中间一个绊脚石,狐臭患者经常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排挤讽刺,给患……详细>>

甲肝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甲肝是一种严重的”肝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甲肝的诊断需要通过症状、体征、”肝功能”检查等等方面来确定的。因此要想确诊此病就需要我们对甲……详细>>

风湿热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导致的关节病变过去称为“风湿性关节炎”,以多发性、大关节、游走性关节炎为典型特征。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在居室拥挤、经济差、医药缺乏的地区,……详细>>

  • 陈洁平

  • 胡爱平

  • 陈宝安

  • 韩晓凤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