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腋下长疙瘩,宝妈的无奈谁懂
哺乳期腋下长疙瘩,可能是副乳、淋巴结肿大、皮脂腺囊肿、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纤维瘤等原因导致。
1. 副乳:在哺乳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促使副乳腺体增生、乳汁分泌。副乳是除正常乳房外的多余乳腺组织,多位于腋下。副乳出现会导致腋下隆起形成疙瘩,一般在妊娠、哺乳期变化明显,断奶后可能会有所缩小。可通过按摩、热敷缓解不适,若症状严重,可考虑手术切除。
2. 淋巴结肿大:哺乳期乳腺容易发生感染,如乳腺炎。炎症因子刺激腋下淋巴结,使其反应性增生肿大。表现为腋下可触及的疙瘩,伴有疼痛。治疗上,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如使用青霉素、头孢拉定、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控制炎症,炎症控制后,肿大淋巴结多可逐渐消退。
3. 皮脂腺囊肿:因腋下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逐渐淤积形成囊肿。这是一种良性皮肤病变,疙瘩表面可见皮脂腺开口的小黑点。一般无明显症状,若继发感染,会出现红肿、疼痛。治疗通常采取手术切除。
4. 乳腺导管扩张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导管排泄障碍、异常激素刺激等有关。在哺乳期,乳腺导管扩张,分泌物积聚,可在腋下形成疙瘩。患者可能伴有乳头溢液等症状。可使用乳癖消片、逍遥丸、小金丸等药物缓解症状,病情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5. 乳腺纤维瘤:是由腺上皮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混合组成的良性肿瘤,与体内性激素水平失衡有关。哺乳期体内激素变化可能使纤维瘤增大,在腋下表现为可推动的疙瘩,一般无疼痛感。较小的纤维瘤可定期复查,较大或增长迅速的纤维瘤可手术切除。
哺乳期腋下长疙瘩的原因多样,每种情况的处理方法不同。当发现腋下长疙瘩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合适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保持腋下清洁,选择合适内衣,避免过度挤压乳房。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不重视前列腺增生治疗会引发哪些严重后
2025-03-21勃起不硬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2025-03-21哪3种食物有助于维持男性勃起正常尺寸
2025-03-21发现性功能减退该如何应对
2025-03-21家庭关怀如何缓解前列腺患者症状?
2025-03-21职场男性压力大,桑葚能助力壮阳吗
2025-03-21龟头出现不痛不痒红点该如何处理?
2025-03-20AI医疗如何助力改善精子质量差问题?
2025-03-20
热门文章
怀孕10几天想药流 教你正确规避危害!
2025-03-23胎停后如何选最安全流产方式,答案在这里
2025-03-23孕妇D二聚体异常,康复的5大要点!
2025-03-23怀孕抽血检查,空腹与不空腹的3大区别揭秘!
2025-03-23老年女性尿道感染与孕妇尿道感染有何不同
2025-03-23当顺产遇上侧切,新手妈妈如何应对
2025-03-235个实用方法,让孕妇晚上不再被咳嗽折磨
2025-03-23羊水破了的3种明显感觉,准妈妈必知!
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