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接种相关知识有哪些
狂犬疫苗接种相关知识包含适用人群、接种程序、疫苗种类、接种禁忌、不良反应等。
1. 适用人群: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传播。因此,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或者破损皮肤处的人群,以及从事狂犬病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动物收容所工作人员、兽医等高危人群,都需要接种狂犬疫苗。
2. 接种程序:狂犬疫苗的接种程序有“5针法”和“2 - 1 - 1”程序两种。“5针法”是在暴露后第0、3、7、14和28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5剂;“2 - 1 - 1”程序是在暴露后第0天在左右上臂三角肌肌内各接种1剂(共2剂),第7天、第21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4剂。
3. 疫苗种类:目前市场上的狂犬疫苗有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吸附狂犬病疫苗等。不同种类的狂犬疫苗在制作工艺、免疫效果等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但都能有效预防狂犬病。
4. 接种禁忌:一般来说,狂犬疫苗无绝对禁忌证。即使存在不适合接种疫苗的情况,如发热、急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活动期等,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优先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待身体状况允许时再完成后续接种。但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禁止接种狂犬疫苗。
5. 不良反应:接种狂犬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有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瘙痒,甚至水肿、淋巴结肿大等局部反应;也可能出现发热、头痛、眩晕、恶寒、乏力、周身不适等全身反应,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极少数人可能会出现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等严重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治疗。
了解狂犬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对于预防狂犬病至关重要。在被动物致伤后,应及时、规范地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以降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同时,在接种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政策法规对刚发芽土豆食用有何规定?
2025-03-28中医养生智慧如何助力放化疗患者恢复元
2025-03-28压力大睡觉出虚汗,4种情绪调节法是什
2025-03-28快速祛除体内寒湿重有哪些实用方法?
2025-03-28疫情期间喝中药是否会伤胃?
2025-03-28过敏体质与非过敏体质吃海参有何差异?
2025-03-28世界杯期间肝火太旺症状如何应对?
2025-03-28早起口干口苦与消化问题有什么关联?
2025-03-28
热门文章
布洛芬的副作用真的很大吗?
2025-03-29一个人身体内的血液大概有多少毫升
2025-03-29红艾叶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2025-03-29跳绳是否能够实现全身减肥?
2025-03-29女性适合饮用的茶有哪些
2025-03-29什么是HIV - 1?
2025-03-29如何判断是否贫血
2025-03-29肾虚适合补充什么
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