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养生 > 正文

体温39.5℃算高烧吗?

2025-03-28 17:18:00      家庭医生在线

体温39.5℃属于高烧,高烧通常会受致热原、感染、内分泌与代谢、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皮肤散热减少等因素影响。

1.致热原:外源性致热原,如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及其产物,进入人体后会激活免疫系统,产生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引起发热。内源性致热原包括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它们可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高烧。

2.感染: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流感、肺炎、胆囊炎、肾盂肾炎等。以流感为例,流感病毒入侵人体后,在呼吸道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至高烧水平。

3.内分泌与代谢: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机体代谢亢进,产热增加,可引起发热。另外,严重脱水时,由于散热减少,也可能导致体温升高。比如甲状腺危象时,患者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甚至更高。

4.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暑、重度安眠药中毒、脑出血等情况可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功能失常,导致体温调节障碍,出现高烧。例如中暑时,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无法正常调节体温,热量在体内积聚,体温急剧上升。

5.皮肤散热减少:广泛性皮炎、鱼鳞病等皮肤疾病,可使皮肤散热减少,引起发热。这种发热一般为低热,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出现高烧。比如大面积的皮肤烧伤后,皮肤的散热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导致体温升高。

体温39.5℃属于高烧范畴,高烧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出现高烧时,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但需遵医嘱。同时,应尽快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若高烧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内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