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39.5℃算高烧吗?
体温39.5℃属于高烧,高烧通常会受致热原、感染、内分泌与代谢、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皮肤散热减少等因素影响。
1.致热原:外源性致热原,如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及其产物,进入人体后会激活免疫系统,产生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引起发热。内源性致热原包括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它们可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高烧。
2.感染: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流感、肺炎、胆囊炎、肾盂肾炎等。以流感为例,流感病毒入侵人体后,在呼吸道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至高烧水平。
3.内分泌与代谢: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机体代谢亢进,产热增加,可引起发热。另外,严重脱水时,由于散热减少,也可能导致体温升高。比如甲状腺危象时,患者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甚至更高。
4.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暑、重度安眠药中毒、脑出血等情况可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功能失常,导致体温调节障碍,出现高烧。例如中暑时,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无法正常调节体温,热量在体内积聚,体温急剧上升。
5.皮肤散热减少:广泛性皮炎、鱼鳞病等皮肤疾病,可使皮肤散热减少,引起发热。这种发热一般为低热,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出现高烧。比如大面积的皮肤烧伤后,皮肤的散热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导致体温升高。
体温39.5℃属于高烧范畴,高烧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出现高烧时,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但需遵医嘱。同时,应尽快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若高烧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内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政策法规对刚发芽土豆食用有何规定?
2025-03-28中医养生智慧如何助力放化疗患者恢复元
2025-03-28压力大睡觉出虚汗,4种情绪调节法是什
2025-03-28快速祛除体内寒湿重有哪些实用方法?
2025-03-28疫情期间喝中药是否会伤胃?
2025-03-28过敏体质与非过敏体质吃海参有何差异?
2025-03-28世界杯期间肝火太旺症状如何应对?
2025-03-28早起口干口苦与消化问题有什么关联?
2025-03-28
热门文章
白药粉是否可以撒在伤口上?
2025-03-28护腰带对腰椎间盘突出是否有用?
2025-03-28雌激素低适合吃什么食物
2025-03-28发晶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2025-03-28风湿病适合吃什么药治疗
2025-03-28吃完阿莫西林后能否喝酒?
2025-03-28吃坚果是否会长胖?
2025-03-28单纯疱疹病毒引发的是什么病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