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皮肤痒一抓就起疙瘩
皮肤痒一抓就起疙瘩,可能是由人工性荨麻疹、接触性皮炎、湿疹、虫咬皮炎、皮肤干燥等因素引起。
1. 人工性荨麻疹:也叫皮肤划痕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荨麻疹。当皮肤受到搔抓、摩擦等机械性刺激后,体内的肥大细胞会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从而出现风团样的疙瘩,常伴有瘙痒,一般在刺激后数分钟内出现,半小时到数小时可自行消退。
2. 接触性皮炎:皮肤接触到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这些物质可能是化妆品、洗涤剂、金属饰品、植物等。接触后,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搔抓后会使症状加重,疙瘩更加明显。其发病机制分为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两种,前者是接触物对皮肤有直接的刺激作用,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病;后者是接触物为致敏原,少数人接触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潜伏期,在接触部位发生过敏反应。
3.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内部因素如慢性感染病灶、内分泌及代谢改变、血液循环障碍、神经精神因素等,外部因素如食物、吸入物、生活环境、动物毛皮等均可诱发湿疹。湿疹的皮疹具有多形性,可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等,搔抓后可形成糜烂面,有明显的渗出倾向,且瘙痒剧烈,病情易反复。
4. 虫咬皮炎:是人体被昆虫叮咬后产生的过敏反应。常见的昆虫有蚊子、跳蚤、螨虫、臭虫等。昆虫叮咬时注入皮肤的唾液或毒液,会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叮咬部位出现红肿、风团样疙瘩,中央可见针尖大小的瘀点,有的还会出现水疱,瘙痒明显。搔抓后容易继发感染,使疙瘩更加严重。
5. 皮肤干燥:皮肤缺乏水分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神经末梢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瘙痒感。搔抓干燥的皮肤会进一步破坏皮肤的角质层,使皮肤的水分流失加快,同时刺激皮肤产生炎症反应,出现细小的疙瘩。这种情况在老年人、秋冬季节较为常见,皮肤表面可能会有脱屑现象。
皮肤痒一抓就起疙瘩的原因多种多样,不同的病因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先避免搔抓,保持皮肤清洁,使用一些温和的护肤品。但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皮肤性病科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治疗药物方面,常用的有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可缓解瘙痒症状;外用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能减轻炎症反应。但用药必须遵医嘱。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中医如何调理晚上手发麻?
2025-02-26中医体质辨识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何
2025-02-26中医养生如何应对嗜碱性粒细胞偏高危害
2025-02-26脾虚不及时用药会有哪些危害?
2025-02-26社区健康活动:怎样巧用食物除湿气?
2025-02-26权威医学专家解读氟哌酸有哪些副作用
2025-02-26中医专家推荐的肾亏有效补法有哪些?
2025-02-26知名医师分享的打通经络方法有哪些?
2025-02-26
热门文章
手指患风湿该如何应对?
2025-02-26肝火旺盛有哪些症状,该如何调理?
2025-02-26老年人记忆力逐渐变差的原因有哪些
2025-02-26脂蛋白a高达1309该怎么办?
2025-02-26心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2-26RVD 在医学上的含义是什么
2025-02-26左甲状腺素钠片不同品牌效果对比如何
2025-02-26打了狂犬疫苗后发烧是怎么回事?
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