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防治从改善生活方式开始
现今社会,冠心病仍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与年龄关系密切,多在40岁以后发病,每增加10岁,患病率递增约1倍。其实冠心病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很大程度避免心肌梗死、猝死等恶性事件发生。
冠心病其实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正常的动脉血管壁一般分三层:内膜、中层和外膜。内膜是一层光滑的扁平上皮细胞,极为纤薄而光滑,可保证血液在动脉中的流动畅通无阻;中层由平滑肌组成,有收缩和舒张功能;外膜比较疏松,是一层保护组织。正常的动脉管壁相当柔软且富有弹性,能随心脏有节律地舒张和收缩。而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与脂质代谢障碍,特别是与胆固醇代谢障碍有密切关系的疾病。病变早期,血液中的胆固醇及其他脂质和复合糖类在动脉内膜中沉淀下来,继而引起内膜纤维组织增生、内膜逐渐隆起、增厚,形成肉眼能够看到的灰黄色斑块。然后斑块不断扩大,中心部分因营养不足而发生软化、崩溃,可见黄色“粥样”物质;再以后动脉的中层也有脂质沉淀下来,而且中层的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断裂,血管内膜下逐渐发生纤维组织增生,还有钙质沉淀下来,结果动脉管壁就变脆、变硬,管腔变窄,这种病变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它是导致心肌缺血、冠心病的最主要原因。
冠心病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很大程度避免心肌梗死、猝死等恶性事件发生。目前冠心病分药物、支架植入和搭桥手术三种方式,药物是基础治疗,而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到一定程度,冠状动脉发生狭窄,出现急性心梗症状时,支架植入术是救命手术,发生急性心梗后,趁早、完全、持续开通阻塞的血管能够拯救濒临死亡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当支架植入无法解除病症时,就需进行搭桥手术了。
早期冠心病的识别
中医早在汉代张仲景《金匿要略》中就提出“胸痹”一词,指出为“阳微,阴弦”,用现代医学可解释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导致的心肌痹阻,心脏气血不足、阴阳失衡,以致失养、不荣、气滞、血瘀、寒凝、痰湿等痹阻心脉,致其不通,不通则痛,即现在人们常提及的冠心病。治疗方面多以温通、散寒、祛痕、补气、活血等疗法,常用药物有瓜萎、薤白、半夏、桃仁、红花、乳香、三七粉、丹参、红景天、火麻仁等。
在现今社会,冠心病仍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与年龄关系密切,多在40岁以后发病,每增加10岁,患病率递增约1倍。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以做到尽早发现冠心病。
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减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患者;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悖者;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式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者;听到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者;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为了排除和及早发现冠心病,建议40岁以上的人最好做一些定期检验。例如,每年做一次或多次血胆固醇化验;每半年做一次血压检查;每年做一次血糖检查。若属于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就要请医生查看是否需要做心电图检查。若想确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冠心病最肯定的方法。
冠心病需注重生活中调养
上世纪40年代,美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曾一度快速上升,自60年代以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都有了大幅度的下降。究其原因,多数学者认为,主要归功于生活方式的改善,即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和控制吸烟等,从而降低了发生冠心病的危险。但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及吸烟喝酒等方面的不节制,生活节奏加快导致缺乏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习惯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关系,平时喜食高胆固醇食物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所以,生活中冠心病患者应当多了解一些调养知识,减少发病的风险。
居住环境应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阳光充足。注意季节的变化,中医认为冬季人体的阴盛阳衰,容易造成寒凝气滞,瘀血阻络的现象。
注意劳逸适度,在冠心病发作期,要以卧床休息为主,不宜活动。平时,根据病情适当运动,以不感劳累为度,这有利于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建立。但要注意不要在饥饿、劳累时进行。
要保证休息和睡眠。起居要规律,宜早睡早起,保证每天7~9小时睡眠,晨起喝一杯温开水,午睡半小时。
谨记节房事、防便秘。房劳伤肾,肾阴不足则心血亏虚,所以一定要节房事。便秘常常是冠心病的诱因之一,患者用力排便,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可诱发心绞痛或发生意外。著名的相声演员马季和侯耀文都是因为便秘引起的心脏病离开了喜爱他们的观众。
凡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致心肌供血不良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情绪稳定,遇事要冷静,学会自我调理,不要过度兴奋、激动、生气、劳累、悲伤等。饮食不宜过饱,并保证大便通畅。
糖尿病和冠心病有何关系?
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患糖尿病5年以上者,约一半有并发冠心病的可能,是非糖尿病病人的4倍。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时往往病情较重,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因而糖尿病患者必须及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我国糖尿病冠心病发病率高,而据有关研究显示,80%的糖尿病患者却可能因冠心病而死亡。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重视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地控制血糖,并定期到医院检查心脏,加以合理的膳食结构调整和体育锻炼,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冠心病患者应当吃什么水果?
首选山楂。山楂中含山楂酸、柠檬酸、胡萝卜素、维生素等,有较明显的降压作用,还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作用。山楂还有较强的降血脂作用,能较好地预防冠心病的发作。苹果也是不错的选择,苹果中的纤维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促进胆汁酸的排泄,对于冠心病、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他如香蕉、西瓜、弥猴桃都可减少冠心病的诱发。
冠心病病人能喝酒吗?
大量喝酒会刺激脂肪组织分解,形成大量的脂肪酸,使肝脏合成的前β-脂蛋白量急剧增高。同时,前β-脂蛋白和乳糜微粒在血液中的分解速度减慢,从而加重脂蛋白血症。因此,冠心病病人不应大量饮酒,但有研究认为,少量饮用啤酒、黄酒、葡萄酒等低度酒,可促进血脉流通、气血调和,对心脏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责任编辑:罗炽娴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爷爷心律失常,能服苯巴比妥片吗?要长
2024-10-24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能否用牛黄解毒丸?
2024-10-24服用螺内酯片血压不稳,能否换药?
2024-10-24高血压患者能否服用肾宝片
2024-10-24气血不足服用复方丹参片效果如何
2024-10-24心力衰竭能用托伐普坦片治疗吗?
2024-10-24服用复方利血平为何会致性功能减退?
2024-10-24珊瑚七十味丸对冠心病治疗效果及副作用
2024-10-24
热门文章
TIMI分级标准:评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关键指标
2024-10-17锻炼血管的简单方法有这些
2024-10-16喝红酒能软化血管吗?解读红酒与血管健康的关系
2024-10-16血脂检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标
2024-10-16胆固醇高吃什么好?这些食物帮你科学降脂
2024-10-15降压药的价格和药效有很大关系吗?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会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区别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