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心理睡眠 > 情感关系 > 行为解析 > 正文
抑郁
挂号科室:精神病科 同类疾病:糖尿病甲亢肝炎脑炎老年痴呆

老人也是孩子 善待年迈父母的5个建议

2012-06-19 11:26:40  来源:心灵咖啡    转载

  作为子女,除了要关注父母的身体健康以外,更应该帮助父母树立年轻的心态。因为心理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人的生理状态和生活状态,只有具备良好的心态,才会让老年人活的年轻有活力。父母到了一定年龄,由于生活状态发生诸多变化,心态也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敏感,经常会出现孩子般的情绪易波动表现。某种意义上说,年老的父母也是孩子。

  中国有句古训叫百善孝为先。作为子女的我们在父母年事已高时该怎么尽自己的孝道呢?从心理学的角度,为老人作好老年生活的应对措施,可以事半功倍,让他们益寿延年,享受更多的天伦之乐。

  人到老年,一般容易出现以下心理变化:

  1、健忘现象。

  人在进入老年期后智力逐渐减退,但程度有很大差异,并且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有的因为本人的自信心不足,自惭形秽,自认为智力减退,而实际上并非如想象的那么严重。老年人的智力是逐渐下降的,一般认为18岁时智力达到人生的最高水平,以后会逐渐下降,50岁时仅相当于15岁的智力年龄,80岁以后下降更加明显,85岁时大约相当于儿童5岁10个月的智力水平。由于个体的差异,所以会有10%~25%的人并不显示智力减退。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下降,这也是健忘的主要因素。

  作为子女,应该多抽时间陪老人聊天说话,让他们多接受新鲜事物,多了解外界的信息。很多人会觉得人到老年重复的话多,嫌弃老人罗嗦,殊不知,很多老人由于行动的不便,与社会接触的面越来越窄,所以表现得知识面也日渐狭窄,只能记得一些记忆深刻的事件,某几件事会重复提起。对待老人要像孩子一样多一些耐心与引导,才会帮助他们减缓衰老。

  2、焦虑症状。

  抑郁随着衰老、精神情感变化日益明显,表现为内心空虚,易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反应,且常伴有自责。老人往往有杞人忧天之感,时有大难临头的紧张感,或是抑郁苦闷,遇到问题时缺少进取态度。在经济条件拮据的老年人门诊病人中有48%具有抑郁情绪,而身体健康、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具有抑郁症状者也有44%,有不少人每月发作1次,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之久,表现为意志消沉、烦恼、抑郁焦虑等,并对往事回忆多有自责感。

  按照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老年阶段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完善感,避免绝望感。人到老年,往往喜欢对以往经历进行总结;一方面,老年阶段社会事务较少,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容易浮想联翩;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到老年,需要重新寻找或培养兴趣,建立自己的生活期待与动力,也就是说,仍需精神需求的指引。作为子女,要帮助父母建立生活的兴趣点,丰富老年生活内涵,以免精神懈怠,加速衰老。

  3、情绪多变。

  当脑组织老化或伴有某些脑部疾病时,常有明显的情绪变化,往往失去自我控制,容易勃然大怒,难以平静下来,其情绪激动程度和所遭遇不顺心的事情的程度并不相对应。有时为周围环境及影视中有关人物的命运而悲伤或不平,迅速出现情绪高涨、低落、激动等不同程度的情绪变化,时而天真单纯,时而激动万分等情绪多变的特征。

  人到老年,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主要的原因是对情感缺失的反应,有些由于配偶的离世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容易有兔死狐悲的忧虑情绪。作为子女应经常与父辈交流谈心,用平等的心态对待,给予更多心灵上的慰籍,而不仅仅是尽一些物质上的赡养义务。

  4、疑病心理。

  60 岁以上老年人,有半数会出现疑病症状,这是由于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已从对外界事物的关心转向自己的躯体所致,加上这些关心可因某些主观感觉而加强,并因顽固、执拗的个性,更易出现疑病症状,常出现头部不适、耳鸣、胃肠道功能异常以及失眠等。即使稍有不适,也要向周围人去诉述。有时会过分注意报刊书籍上的一些医学常识而对照自己的不适感,常为此心神不定,惶惶不安,甚至多次求医就诊。

  人到老年,自然而然会担忧自己的健康状况,这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当人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缺乏体育锻炼的时候,更容易产生机体的无能感,进而引发诸多身体不适。在这种情况下,子女应该多关心父母的健康状况,出现问题要及时送医检查,并鼓励老人多进行一些室外活动,多做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可有效避免老人的疑病心理。

  5、猜疑和嫉妒心理。

  一般认为,人进入老年期后,对周围人的不信任感和自尊心增强,常计较别人的言谈举止,严重者认为别人居心叵测,常为之猜疑重重。并且由于判断力和理解力减退,常使这些想法变得更为顽固,甚至发展成为妄想。每当目睹年轻人活泼好动等性格时,常因之嫉妒和自责。

  老人出现以上情况,是由于身体素质和生理功能随着年龄增长有所减退,造成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进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猜疑和嫉妒心理。作为子女,一方面要正确引导父母面对现实,寻找延缓衰老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要肯定老人以往的突出表现,鼓励他们威风不减当年,以幽默的方式使老人放松心情,接受现实,悦纳自我。

  从人生成长与发展的角度看,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孩子、成人、老人各年龄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的心理特征与人格发展任务不尽相同,帮助孩子和老人正确处理每一阶段的矛盾,是成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成人的我们,既承担抚养孩子的任务,又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把老人当作自己的“孩子”,具有科学的依据,也是最好的孝道。

(责任编辑:余莎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为什么父母会虐待孩子? 剖析5大虐童心理

俗话说,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是父亲身上的小棉袄,但是还是有很多父母存在着虐童的心理,他们仍会对自己的施加暴力,这到底是什么心理呢?详细>>

父母离婚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避免三大影响导致心理阴影

离婚是社会常见现象,大家司空见惯,现在社会没有传统婚姻观念的舒服,我们拥有了情感自由的权利,随着物质社会人们精神世界的丰富。婚姻自由带来……详细>>

父母越催促孩子反感心理越严重?教你3招来解决!

我们每个人在小的时候都会有做事情拖拖拉拉、丢三落四的小毛病,但是父母对我们的要求比较高且看待地也特别重,因此都应该亲身体会过父母经常在耳……详细>>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父母的教育影响孩子交际心理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老师,孩子一生都脱离不了与父母的密切关系。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晚期阶段,正好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详细>>

父母虐童源自3种心理 如何帮助遭受虐待的孩子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因此,儿童的童年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但是,有些家长会出于病态心理虐待儿童,给儿童带来巨大影响。那么,为什……详细>>

  • 张杰

  • 程道猛

  • 刘恩益

  • 李启荣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