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糖尿病 > 糖尿病知识 > 糖尿病护理 > 正文

驱除“心魔”轻松应对糖尿病

2013-01-02 06:50:09  来源:糖尿病网    转载

  现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问题正逐渐受到关注。如果病友被忧郁、精神紧张、悲观、痛苦等情绪困扰着,会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对患者的心理分析

  1 心里烦躁不安。该患者也许对糖尿病知识了解不多,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希望能药到病除。可是“血糖一直居高不下”,心里就出现了急躁情绪——“像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于是陷入苦恼和烦闷之中。这对疾病的治疗不利。

  2 不能接受现实。该患者得了糖尿病后,无法接受“每天还要坚持测血糖,打胰岛素”的现实。未能积极主动地改变生活方式或习惯,以适应病情需要。而是“忍不住要发脾气”,急躁易怒,遇人遇事易动肝火。

  3 心理不平衡。该患者可能认为自己刚刚50岁,得了这种病,以后必须终身控制饮食,对生活和前途失去信心。同时因心境不好,很难积极配合治疗。

  4 焦虑恐惧心理。糖尿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加之患者对糖尿病知识了解甚少,并存在一些误解,因此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精神高度紧张,担心疾病会影响自己的将来,惧怕死亡。

  5 自责心理。该患者“看着家里人为我的病情担心”,自己过意不去。长年治疗又需要大量金钱,从而感到自责内疚,认为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赘。

  来自心理医生的建议

  对于这种患者,一定要理解他的心情,在用药的基础上进行耐心的疏导,只有排除心理障碍,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1 改变错误的认知。学习和了解一些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帮助他们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加强他们对饮食、运动及科学用药的重视程度,学会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疾病。

  2 要敢于面对现实。身处任何困境,都要勇于面对现实,这是生活的真谛。接受现实也需要勇气。不能因疾病而情绪化,学会用理性去对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希望。

  3 构建合理的行为。因疾病产生不良情绪,是人之常情,但不要让它左右自己。可用宣泄法使积聚在内心的忧伤、委屈及怒气发泄掉,用良好的心理暗示激励自己。病友应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珍惜每一天的生活。

  4 求助心理咨询。如果真的走不出心里的困惑,可以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会帮你排忧解困。

  5 亲戚朋友要理解和体贴患者的苦衷,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正确对待患者的不正常心理,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要施加压力;经常让患者接触到生活中令人快乐、开心的事情,让其感到生活的乐趣。家人也要学点相关的护理知识,适时帮助患者制订生活作息表,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转移其消极情绪。使患者正视自己的病情,正确对待生活,减轻其心理负担,给患者营造充满温情的家庭生活氛围,安享晚年。

(责任编辑:严毓芳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糖尿病人学会保健可轻松过冬

对于一般的补品,糖友其实可以适量进补,而对于海参、蛋白粉等高蛋白、高糖分的补品,建议少吃或者不吃。糖尿病患者进补宜清补。详细>>

糖尿病患者不应把糖尿病太放在心上

其实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变化对糖尿病的治疗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患者太把糖尿病放在心上,整体为自己的病情郁郁寡欢,消极怠慢的话,只会使病情……详细>>

糖尿病危害大 生活中3妙招轻松应对

糖尿病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但是对于这样的一种疾病大家可能认识还不是很深,那么具体糖尿病对于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危害呢?危害又表现在哪……详细>>

三个5轻松应对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有三个5,如果能够做到这三个5,那么糖尿病往往就不再那么可怕了。 详细>>

糖尿病——别忽视心理治疗

其实,糖尿病是多因素所引起的复杂的心身疾病,不是单一的心理疾病或躯体疾病。研究发现,心理因素还可能直接引发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事件……详细>>

  • 张忠辉

  • 杜翠芬

  • 刘仕群

  • 马承红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