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2小时血糖
单纯依靠空腹血糖指标诊断糖尿病,会遗漏一部分糖尿病患者,采用餐后血糖指标诊断糖尿病更为敏感,可以使更多的糖耐量损害(IGT)和糖尿病患者及时得到诊断。而且餐后血糖也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糖尿病病情控制的监测指标。
研究发现,在HbA1c7.3%~8.4%之间时,空腹和餐后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是相同的;当HbA1c<7.3%时,血糖的升高主要取决于餐后血糖。研究证明,餐后血糖升高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对于大血管病变的预防, 相关因素有HbA1c、餐后血糖及一天内血糖的剧烈波动等,严格控制餐后血糖将更有利于HbA1c控制达标,使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死亡率。
研究发现,餐后2小时血糖可较真实地反映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即进食后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若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良好,周围组织对胰岛素作用敏感,则餐后2小时血糖值应下降到7.8 毫摩尔/升以下。如果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良好,甚至高于正常水平,但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抵抗不明显,但胰岛B细胞功能已较差,则餐后2 小时血糖可明显升高。
影响餐后血糖的因素有很多,餐后胰岛素第一时相的分泌、胰升糖素的分泌、肌肉、肝脏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餐前血糖水平、进食的种类和时间、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餐后运动、情绪等都会对餐后血糖有影响。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饮食控制和餐后运动。不规律的饮食和运动会造成血糖的波动。而餐后高血糖反过来会对胰岛造成高血糖毒性作用,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怎样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
诊断糖尿病时,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口服75克无水葡萄糖后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另一种是吃100克面粉制成的馒头或方便面(含糖量相当于75克无水葡萄糖,也叫馒头餐试验)。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时,从吃第一口饭的时间开始计算,并不停止用降糖药物,然后测量2小时后的血糖值,来观察降糖药是否合适。
◎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多少比较合适
若餐后2 小时血糖>11.1 毫摩尔/升,则易发生糖尿病眼、肾、神经等慢性并发症。对于中年以下和病情不重者,要严格控制餐后2 小时血糖值在7.8 毫摩尔/升以下;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或并发症较重者,餐后2 小时血糖可适当放宽在10 毫摩尔/升以下。
(责任编辑:陈晓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促甲状腺激素偏高是怎么回事
2024-10-22孕妇血糖高应如何应对?
2024-10-22代谢综合征的患病原因有哪些
2024-10-22哪些糖尿病患者需强化血糖监测?
2024-10-22内分泌不好通常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4-10-2242 天女宝宝的正常身高范围是多少
2024-10-22葡萄糖酸钙的正常用量是多少?
2024-10-22女性是否都会经历更年期?
2024-10-22
热门文章
糖尿病I型全方位指南:解析、管理与生活调整
2024-10-25糖尿病I型能治好吗
2024-10-24糖尿病I型与二型:深入解析两者的区别
2024-10-24糖尿病II型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脚足病早期信号
2024-10-24糖尿病ICD10编码全解析及应用指南
2024-10-24糖尿病IR是什么意思
2024-10-24糖尿病脚肿了怎么办才能消肿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