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方昕 医师
安徽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PET-CT中心
-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耳部疾病,病程较长可引发多种症状。其成因包括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免疫反应、中耳局部感染、鼻窦炎和鼻中隔偏曲影响等。治疗方法多样,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阻塞或功能不良,导致中耳负压,引发积液。 2.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可引起中耳炎症。 3.免疫反应:自身免疫异常可能参与发病。 4.中耳局部感染:如中耳黏膜炎症等。 5.鼻窦炎和鼻中隔偏曲影响:可影响鼻腔通气,间接影响中耳。 总之,分泌性中耳炎需综合治疗,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嘱用药和治疗。同时,要注意耳部卫生,预防感冒等疾病。
2024-10-08 21:43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deviation of nasal septum)是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突起,影响鼻腔生理功能或产生症状时,为鼻中隔偏曲,偏曲一般呈c形或s形,若如呈尖锥样突起,则称骨棘或矩状突(spur);若呈由前向后的条形山嵴样突起,则称骨嵴(ridge)。鼻中隔稍有偏曲一般为正常状态,只有当鼻中隔明显地向一侧或双侧偏曲,并由此引起某些症状时,才视为病变。鼻中隔偏曲可分为先天性畸形和某些病变引起的继发性偏曲两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