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田虹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胆囊萎缩的原因较多,如胆囊结石、胆囊炎、肝功能异常、胆囊息肉、胆囊癌等。其危害包括引发炎症、导致疼痛等。当身体感到不适时,务必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指示进行诊治,不宜自己随意用药。
2013-12-30 08:26
1.胆囊结石: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影响胆囊功能,导致萎缩。
2.胆囊炎:炎症反复刺激,使胆囊壁增厚、纤维化,胆囊逐渐萎缩。
3.肝功能异常:胆汁分泌不足,胆囊功能减退,进而萎缩。
4.胆囊息肉:较大或多发息肉可影响胆囊正常收缩,引起萎缩。
5.胆囊癌:癌组织侵犯胆囊,破坏胆囊结构,导致其萎缩。
胆囊萎缩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胆囊萎缩? 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致胆囊壁增厚,胆囊体积明显缩小者,谓胆囊萎缩。此类病人常有较长的慢性胆囊炎或胆结石病史,平素症状不明显,但易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病人除有胆区疼痛不适外,多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状,胆囊萎缩属中医学的“胆胀”范畴。《灵枢·胀论》云:“胆胀者,胁下胀痛,口中苦,善太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