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袁天荣 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药剂科
-
压力性紫癜是由于血管内压力增高,导致小血管破裂出血而引起的皮肤疾病。常见于剧烈咳嗽、呕吐、哭闹、便秘等情况。其症状表现为皮肤出现针尖至小米粒大小的瘀点、瘀斑,多位于面颈部、上胸部等。治疗方法包括去除诱因、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1. 病因:剧烈咳嗽、呕吐、哭闹、长时间蹲着、便秘等导致胸腹腔压力突然升高,小血管破裂。 2. 症状:皮肤出现紫红色瘀点、瘀斑,按压不褪色,一般无瘙痒、疼痛。 3. 诊断:通过临床表现、病史询问、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等进行诊断。 4. 治疗:去除诱因,如治疗咳嗽、缓解便秘。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药物治疗可使用维生素 C、芦丁片、钙剂等改善血管通透性。 5. 预防:避免上述导致压力增高的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压力性紫癜通常预后良好,经过适当治疗和休息,皮肤瘀点瘀斑会逐渐消退。但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024-12-06 04:06
-
追问是开放提问,不一定是原来医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