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何兴祥 主任医师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慢性肠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感染、免疫、饮食、精神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习惯改变等。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
2013-12-22 19:37
1. 发病原因:感染因素,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免疫异常,自身免疫反应损伤胃肠道黏膜;饮食不规律,长期食用刺激性食物;精神压力过大,影响胃肠道神经功能;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
2. 症状表现:腹痛,可为隐痛、绞痛或胀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溏;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如腹胀、嗳气等;食欲不振。
3. 诊断方法: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粪便常规和隐血试验等)、胃肠镜检查等明确诊断。
4. 治疗药物: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诺氟沙星等抗感染;蒙脱石散止泻;奥美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双歧杆菌等调节肠道菌群。
5. 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6. 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心情舒畅,减轻精神压力。
慢性肠胃炎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以促进病情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