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谢芳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
胃镜显示肠化(+)是胃黏膜的一种病理改变,涉及炎症刺激、化生类型、与胃癌的关系等。包括炎症作用、不同肠化类型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向及预防措施等。药物治疗需谨慎,身体出现不适时,应首先寻求医生的意见,避免盲目用药。
2013-12-20 13:35
1.炎症作用:长期的炎症刺激是导致肠化的重要原因,如慢性胃炎等。
2.肠化类型:分为小肠型和大肠型,小肠型类似分化完全的小肠上皮,含特定酶较多,与胃癌关系不大;大肠型分化多不完全,含硫酸粘液,与癌关系较密切,还可细分为Ⅰ型、Ⅱ型及Ⅲ型。
3.诊断方法:主要依靠胃镜及病理活检来明确肠化的程度和类型。
4.治疗方向: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根除幽门螺杆菌、使用胃黏膜保护剂等。
5.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规律作息。
总之,胃镜显示肠化(+)需要引起重视,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