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张敬东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科
-
皮肤毛细血管出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外伤、维生素C缺乏、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轻微出血一般可自行恢复,若出血严重或持续不愈,应及时就医。面对身体不适,切勿拖延,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嘱,安全有效地恢复健康。
2013-12-14 18:00
1.病因分析:外伤碰撞可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长期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C也可能影响血管壁的稳定性;血小板减少会使止血功能减弱;凝血因子异常可造成凝血功能障碍。
2.自我观察:注意出血的部位、范围、颜色变化,以及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
3.家庭处理:若出血量少,可先清洁皮肤,局部冷敷,促进血管收缩止血。
4.就医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5.治疗方法:根据病因进行治疗。缺乏维生素C可补充维生素C;血小板减少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进一步查明原因;凝血功能障碍需针对具体情况治疗。
6.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维生素K1、氨甲环酸等,但需遵医嘱使用。
皮肤毛细血管出血不可轻视,及时明确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