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肖颂华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科
-
脑梗塞,临床称为缺血性卒中,通常源于脑动脉硬化,引发脑血管阻塞,导致大脑区域供血不足,功能受损。治疗以及时溶栓、抗凝、改善血液循环、保护神经细胞、促进功能恢复为核心策略,同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配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预后。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
2013-11-07 15:01
1.溶栓治疗:发病4.5小时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有助于恢复脑血流。
2.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复发风险。
3.抗凝治疗:对于特定患者,如存在心房颤动,使用华法林、达比加群酯等抗凝药物,防止血栓扩大。
4.改善脑循环:尼莫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增加脑血流量,减轻脑水肿。
5.神经保护:依达拉奉等药物,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保护神经细胞。
6.康复治疗: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训练,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脑梗塞治疗需个体化,综合运用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早期干预至关重要,定期随访,调整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