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易述红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肝胆外科
-
胆囊息肉是胆囊壁向腔内突出的病变,多无症状。成因包括饮食、炎症、胆囊结石等。治疗方法有药物和手术,需定期复查。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刻就医,遵从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不宜自行开药。
2013-08-12 23:03
1.疾病介绍: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可分为良性和恶性。
2.形成原因:
饮食不规律,长期高胆固醇饮食。
慢性胆囊炎刺激胆囊壁。
胆囊结石长期摩擦胆囊壁。
遗传因素。
年龄增长,胆囊功能减退。
3.症状表现:多数患者无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部分患者可能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
4.检查方法:主要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发现,必要时可行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
5.治疗方法:
直径小于1厘米且无症状者,定期复查超声,观察息肉变化。
直径大于1厘米,或伴有明显症状,可考虑手术切除胆囊。
有炎症时,可使用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等药物治疗。
6.生活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油高脂食物,规律作息,适量运动。
胆囊息肉一般预后良好,患者不必过于紧张,但要重视定期复查。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往往在体检或其他目的的检查中发现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胆囊后发现,分为炎性息肉和胆固醇性息肉,多数无临床表现,如息肉较大,可出现右胁隐痛,或牵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类似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本病偶可发生息肉样原位癌。胆囊息肉的发病以中青年为主,30-50岁的人群占了总病人数的57.8%。 查看全文»